“穷二代”更容易成功

作者:日】稻盛和夫 来源:《意林12+》

  在过去贫苦年代的日本,孩子们的自由都受到了压抑、压制。当时却没有发生今天这样的问题。我想,这是因为那时的小孩平时在与大人交往的过程中,在与别的孩子的交往过程中,得到了训练,知道了如何抑制自己的欲望。

  而现在,孩子跟家庭成员的交往,与朋友之间的互动,大大减少了,因此,该如何控制自己才好,他们弄不明白了。

  现在兄弟姐妹少了,如果父亲买来一块蛋糕,独生子女就一个人独享了。但是,如果兄弟姐妹有五人,蛋糕就会分成五份,因为不能分得那么均衡,有大有小,最小的孩子拿小的,最大的孩子取大的。如果最小的孩子想拿大的,就立刻会受到责骂。

  在家庭大扫除时,最大的孩子干活最多,最小的孩子甚至可以不干活。有了兄弟姐妹,就要这样互相容忍,有时还得互相帮助,孩子们必须在生活中学会克制自己。

  换句话说,在家庭里,在兄弟姐妹的关系中,有规则存在,孩子们自然而然受到了训练。通过和别人的共同生活,很自然就学到了如何构筑人际关系,以及作为社会一员必须掌握的基本规范。

  常有人说,现在的年轻人“心灵荒芜了”,也有许多老师指出了“心灵的问题”,但如果问“荒芜的心灵如何矫正”,回答几乎千篇一律,“告诉他心灵的重要性”“咨询交谈”等等,就是说,大家都不知道,“心灵的教育”该怎么做才能够奏效。

  另一方面,有人说“发展中国家不存在17岁犯罪的问题”,还有人说“贫困的家庭不出心灵荒芜的孩子”。照理说,穷人的孩子容易变坏,但恰恰相反,现在是富家子弟干坏事。

  在明治、大正时代、昭和时代初期,以及二战后的一个时期内,日本很贫困,即使小孩也得干活,否则就难以维持一家人的生活。小孩难免要玩耍调皮,但父母一声斥责,要他们帮着做事,他们就会卖力。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学会了克制自己欲望——这也可称为“持戒”吧。因为必须干活,所以懂得了“精进”的重要性。要忍耐,这与“忍辱”相通。通过这三条,磨炼了孩子们的心志,往往促使贫困家庭出身的孩子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