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馗”原是大木棒

作者:张建中 来源:《意林12+》

  关于“钟馗”,明末清初,学者顾炎武从汉字的发音方面做了有趣的考证。顾炎武认为,在训诂学里“钟馗”两字发音的反切,也就是钟字的声母,加上馗字的韵母相拼,发“椎(追)”音。所谓椎,在古汉语里的意思,就是大木棒。

  钟馗二字通终葵,终葵是一个古老的姓氏,现在已经非常罕见。这个姓氏的来源,也与大木棒紧密相关。史书记载,殷时代遗民有七大家族,分别是陶氏、施氏、繁氏、树氏、樊氏、饥氏、终葵氏。他们的姓氏,来源于他们所擅长的手艺。陶氏是制作陶器的,樊氏是做围墙篱笆的,而终葵氏家族是做木棒木槌的……

  那时的家族傩舞仪式上,主持者是手舞大棒(椎,也称终葵)的巫师。巫师频频使用终葵打鬼驱邪,久而久之,人们认为大棒有神奇的力量,进而认为终葵这个名字也寓意吉祥,便有用终葵二字作姓氏,作人名的,取其吉祥辟邪之意。

  至唐朝,人们已不清楚钟馗原是大木棒的身份,误以为是古代一位姓钟名馗的捉鬼能手,逐步形成了挂钟馗神像的风俗,钟馗的名望因此日益高涨。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更是无从考证这位大神的来历。至北宋年间,人们虚构了钟馗读书人的身份和他含屈而死的凄婉经历,并演绎出唐明皇和钟馗之间的一段恩恩怨怨。在虚构的故事中,着意让唐明皇身患重病,受小鬼惊扰,从而梦见一蓝衣捉鬼大神,那神就是被他在殿试中除名的丑陋的书生钟馗。

  一梦之后,唐明皇病愈,在潜意识中将功劳归于钟馗。于是请来画师绘制钟馗神像,悬挂在皇宫内外以求祛邪保平安。自此钟馗声名大噪,也因为这个原因,一根大木棒变成了人,走上了神坛,成为人们敬重的捉鬼神明。

  若子摘自《联谊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