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客无毡

作者:李济通 来源:《意林12+》

  坐客无毡,出自唐诗《戏简郑广文虔兼呈苏司业源明》:“广文到官舍,系马堂阶下。醉则骑马归,颇遭官长骂。才名四十年,坐客寒无毡。赖有苏司业,时时与酒钱。”这个成语故事的产生,竟涉及两位历史名人,一位是唐代著名诗人即该诗作者杜甫;一位就是与诗人同时代、以诗书画闻名于世的郑虔。

  郑虔,字弱齐,荥阳人。因曾任唐广文馆博士,时称郑广文。他平生爱好甚广,尤精诗、书、画。相传他谪居长安期间,每天练习书法,但苦于没有纸张。后得知城南慈恩寺有柿叶数屋,就迁住寺内,以柿叶为纸练字。几年后,终成名满京城的书法家。《荥阳县志》说他“善图山水好书,人称其草书如疾风送云,收霞推月,常自书其诗”。他的诗也极具功力。但诗作多已遗失,《全唐诗》仅录其《闺情》一首。诗曰:“银钥开香阁,金台照夜灯。长征君自惯,独卧妾何曾?”由于诗、书、画皆精,所以深受当时文人雅士的推崇,连皇帝也爱不释手。一次,唐玄宗看到他敬献的诗书画后,大加赞扬,并特书“郑虔三绝”四字,以示褒奖。从此,“郑虔三绝”作为历史掌故,流传至今。

  值得一提的是,郑虔还是一位军事家和地理学家。他撰写的《天宝军防录》集军事、地理于一体,文字言简意赅,内容丰富翔实。对我国著名的山川河流、险关要隘,各地的名胜古迹、风土人情等,都作了详尽的描述,深受世人的欢迎。然而,就是这样一位才华横溢的著名人物,生活却贫困潦倒,难为生计。不仅家贫如洗,还常常缺米断粮,吃不上饱饭。为此,作为同乡的杜甫,对他的处境非常同情,于是写下了这首反映郑虔真实生活“客寒无毡”的诗。尽管作者诗中不乏戏谑成分,但对作为一名朝廷命官又才艺过人的郑虔来说,也算乡党之间的一种安抚和关爱吧。

  在古代,尤其隋唐以前,一般家庭中木制家具甚少。人们多用一些编织物作为坐具,所谓“席地而坐”。夏为席,冬为毡。毡是一种以动物毛(多为羊毛)制成的垫子,是古代富裕家庭的必备之物。如果连这种毛毡都没有,说明这个家庭生活是极其艰难困苦的。尽管毛毡这类坐具,除了少数民族地区尚在使用外,其他地方已不多见,但成语“坐客无毡”却沿用至今。现在多用“坐客无毡”来形容一个人或一个家庭生活的拮据和窘迫。

上一篇:“青鸟传书”今难再     下一篇: 如何写好一个开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