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欧洲去留学

作者:陈旧 来源: 《意林》杂志

  如今,几乎欧洲每所大学,都找得到中国人的身影。

  有钱人喜欢去英国

  最出名的留英生非徐志摩莫属,他1921年赴剑桥,他的《再别康桥》让不少人心醉神迷,也让更多人大呼上当。

  目前在英国约100所正规大学中,几乎都可看到中国人的身影。

  不仅如此,中国学生的专业分布也高度集中:据《华商报》统计资料,就读管理专业的中国学生达52%,财经类占23%,其他学科只占25%。

  艺术家去法国

  巴黎保持了一种“美妙的杂乱”和“浪漫的混乱”,但艺术家就爱这样的生活。

  法国国立大学本科每年注册费和保险约为360欧元,比内地高校都便宜。

  据中国驻法大使馆教育处信息,管理和商业等专业依旧热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文学、艺术等文科专业,服装和设计也吸引了不少中国学生。除了正规学院,不少人到法国修读短期课程,如花半个月修读红酒班,或花一周学做马卡龙(一种法式甜点)。

  “精分”去德国

  德国大学的注册费更便宜,只收取100欧元左右,廉价的入学费用、先进的科技水平、传统的欧洲文明和高水平的福利政策,是德国最吸引人的优势。

  但读过德国大学的人都说,学德语难,拿德国学位更难如登天。

  学生们需要一次性面临五六年甚至更长的学习时间,淘汰率非常高;德国大学里更没有年级和班级概念,只有学期数和专业区分。学校开放所有课程,学生需要自己安排学习进度。只要完成专业内的必修课程和规定数量的选修课程,以及实验、实习、报告、论文等内容就可毕业。

  更令中国学生崩溃的是,德国大学连课本都没有。教授往往只提供自编讲义或提纲,有些课程甚至只有教授板书作为一手资料。习惯了“填鸭式”被动教学的中国学生,其手足无措,可想而知。

  吃货都去意大利

  意大利拥有世界上最古老的大学——博洛尼亚大学,其他学校在欧洲也属一流水平。意大利排名较靠前的专业包括设计类、建筑类、美学和音乐类专业等。另一个好消息是,去意大利的中国留学生,很少被拒签。

  还有一个吸引中国人的好处是意大利无处不在的美食。多少世纪以来,意大利厨师已懂得不要太“改善”食物。只要给意大利人一些新鲜橄榄油,一只鲜柠檬,一篮子番茄,一点儿大蒜、胡椒,几片罗勒,以及一块巴尔马干酪,他们就能做出使你久久难忘的可口面点。难怪连法国人都说,食在意大利。

  爱装的人都爱去比利时的安特卫普

  除了伦敦的圣马丁之外,爱装的人们还有一个选择,去安特卫普皇家艺术学院。

  你可能想象不到,画家凡·高也是安特卫普皇家艺术学院的校友。该校时尚部门每年招收150名新生,却只有平均不到6名学生能撑完四年,顺利毕业。从布料、剪裁、缝纫到设计,学生必须自己摸索方向。第一年的任务是做出一件裙子。第二年钻研历史服饰。第三年则以民族服饰为主题,但除了复制外,学生也必须从中发展出一套时装设计。第四年则主要专注于设计与毕业作品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