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大疫苗危机更可怕

作者:菁城子 来源:《意林·作文素材》

  【热点话题】因噎废食 趋利避害 利与弊

  2013年12月,“疫苗致死”事件大热,很多媒体似乎有暗中的热望在细数:截至目前又新增几起。国家疾控中心公布数据,从2000年至今,接种乙肝疫苗后死亡的疑似病例有188例,确定为疫苗异常反应的只有18例。有媒体却采用“乙肝疫苗接种13年188人死亡”这样充满误导性的标题。这种曲解除了加剧恐慌,还能带来什么?

  根据我国预防接种监控信息(AEFI),绝大多数接种乙肝疫苗死亡的原因都为偶合症。包括支气管肺炎,颅内出血、突发窒息、先天性心脏病等各种情形,还不包括婴儿对疫苗的过敏性反应。真正因疫苗质量问题而造成死亡的,更是微乎其微。

  很多人觉得,再小的概率发生在自己孩子的身上,那也是巨大灾难。这就是选择的问题:为避免“中弹”,你会选择不接种吗?这就要有最基本的免疫学知识。由于我国是“乙肝大国”,很多母亲本身就是乙肝病毒携带者,这种垂直传播是在分娩时发生的。因此出生之后迅速接种疫苗,可以较高概率阻断病毒传播,将来肝硬化、肝炎的发生概率也会大大降低。

  那么,现在规避“问题企业”,选择其他企业疫苗呢?目前,政府果断停止了泰康公司的疫苗。这或许是一种心理慰藉,却很难说得上有效。在问题查清之前,其他疫苗商并不更安全。选择进口疫苗?效果并无显著差异,并且成本较高,一般人也没机会接触。

  在调查结果出来之前,一切按部就班。最大的改善可能只是:疫苗商和院方更加小心翼翼地存储疫苗,医生会更注重操作流程,密切关注婴儿反应,除此之外乏善可陈。

  已经死亡孩子的家属目前能做的,恐怕只有等待尸检。如果疫苗本身没问题,孩子确因其而死,按照现行法律,政府会对免费提供的疫苗承担类似“担保”的责任,并对受害者进行“补偿”(至于疫苗商其间被暂停使用和其他损失,恐怕就没人关心了)。

  如果疫苗本身存在质量问题呢?不只是追究涉事公司赔偿责任和刑事责任的问题。我国对新生儿实行免疫规划,乙肝疫苗是免费强制接种的疫苗,个人无法拒绝。这一计划固然给国民健康带来巨大福祉,同时也使政府对这一计划负有道义上的责任。美国政府就颁布了法律为接种疫苗造成的损害进行无过错赔偿。对于失去孩子的家属而言,这算聊胜于无的慰藉。这种赔偿认定起来也很困难,从长期看“疫苗赔偿基金”也有变成“新生儿死亡赔偿基金”的趋势,并且隐藏着巨大的伦理危机。

  【素材分析】虽说接种疫苗存在一定的风险,但若因此而全盘推翻疫苗的功劳,甚至拒绝疫苗,无异于因噎废食。任何事物有利必有弊,一旦弊端显露,人们需要做的不应是否定该事物,而是想办法趋利避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