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骥才出游美国搞笑记

作者:张贤亮 来源:《意林·作文素材》

  【适用话题】关怀弱者 小事不小 素养

  我与骥才第一次去美国也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去了4个多月,跑了不少城市。在美国东部旅游,芝加哥是必经之地,那是美国一个主要航空枢纽,机场大得令人吃惊。当时北京的首都机场只有寥寥几个通道,芝加哥机场却有100多个,密如蛛网,我们俩一句英语也不会,晕头转向可想而知。从机票上看,我们转乘的下个航班就快起飞了,这里我们还不得其门而入,转来转去又回到原来的大厅,好像进了迷宫。

  我只好仗着稍稍认识几个英文字母一个人跑去找,待找到后回来再找骥才,发现他竟被两位漂亮的空姐用轮椅推着一路小跑。身高快两米的骥才穿着蓝色风衣,像美国影片里“中情局”或克格勃的官员,气派而又潇洒地坐在轮椅上,旁边还有个高大威武的警察当他的随从,提着他的行李。这样一直把他送进机舱,安顿他坐好。飞机起飞后我俩大笑,原来是骥才情急之下拿着机票跟美国警察说中国话,而这个可爱的美国警察看他叽里呱啦地指手画脚,以为他是个聋哑人,属于需要特别照顾的残疾人一类的,立即找来空姐按残疾人待遇送他上了飞机。

  这件小事比《独立宣言》让我更深刻地认识了美国。

  【素材分析】美国警察虽不懂汉语,但知道以人为本。这种急人所急,想人所想,体现的不仅是对他人的关怀、尊重,更是一个民族全体公民的素养。这种素养,不是说在嘴上的话,也不是贴在墙上的纸,而是渗透到每个人意识中去的制度与规则。

  【速用名言】

  1.在一个人民的国家中还要有一种推动的枢纽,这就是美德。——法国思想家 孟德斯鸠

  2.丰功伟绩都是从点点滴滴做起的。

  ——英国哲学家 培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