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宾大拒信后

作者:SJ 来源:《意林》

  收到宾大拒信的第二天,我毅然决然请了假,跳上septa火车,杀去招生办公室,和招生主管进行了一小时的促膝长谈。

  世界上没有所谓的公平,道理我们都懂。在出国前整理行李时,行李箱只有这么大,我却想塞进所有喜欢的衣服和鞋子,于是就出现了选择,这和招生官这几个月做的事情几乎一模一样。提前批,他们收到了成千上万的资料,想要全都录取是肯定不可能的,所以优中选优合情合理。

  但如果有一群人都一样优秀呢?如果有一堆衣服都一样美呢?运气这件事情真的说不准。“那就随便挑一件塞进去吧,反正都很好看。”这是我发自内心的想法,将心比心,招生官也在做同样的抉择。

  周一放学回家收到宾大拒信的那一瞬间,我没有抱头痛哭,也没有摔电脑,给所有关心我的人群发了一句“被拒了”,然后读了三遍拒信,告诉自己,还剩十多天,赶紧投入普通批的文书修改吧,于是关了电脑开始做美术作业。

  义愤填膺的感觉是后来才有的,听说有些人分数比我低,被录了;有些人课外活动比我少,被录了;有些人文书都不是自己写的,也被录了……我开始审视自己的申请材料,从成绩单到课外活动到标考成绩,总觉得每一样都是极好的,于是我开始不服气。嘴上说着“最后我们都会去到最适合自己的地方”,心里还是觉得“宾大才是最适合我的,招生官良心何在”。

  拖出自己的文书看了好多遍,又在宾大校网逛到深夜,我知道发一封邮件完全不可能得到直接的答复,于是决定第二天不去上学,直接去招生办公室理论。如果通过一哭二闹三上吊,他们录取了我,那也很美妙;如果不录取我,至少也要知道我的不足之处,方便我普通批申请的取长补短。

  再也没了面试时的谨慎小心,一个已经被拒的学生,还有什么好顾忌的呢?跳上火车是早上八点四十五分。费城难得雾气腾腾,把气氛渲染得非常神秘。由于加入了宾大的俱乐部,University City我已经来过上百次,熟悉的红砖铁门,熟悉的富兰克林雕像,原本以为自己可以在这里生活四年,现在心情也不是一般的复杂。闭着眼都可以找到招生办公室,推开门那个非洲裔工作人员告诉我,招生办公室在地下室。我微笑着推开门,就像一年前第一次参观时那样。

  办公室里空无一人,前台有两个人在聊天,我走向一个学生模样的工作人员:“我能见一下招生官吗?要是能见主管就更好了。”他蛮惊讶,问我为什么,我如实说:“就是想知道自己为什么被拒了,因为发邮件肯定没办法得到准确的答复。”旁边聊天的两个人安静了下来,互相对视了一眼,然后年长一些的那位女士起身,带我到了一个客厅。

  “真对不起,我知道被拒的感觉不好受。”

  我真的很想告诉她,如果觉得对不起我就赶紧录取我吧。

  接下来的一个小时,从她的官方回答到私人想法,从我的个人经历到真情实感,直到最后我哭着和她握手说再见,只能用一个“爽”字来形容。

  大致说一下谈话内容吧,大家看完可能也会有些感触。

  首先,就算你再三恳求,她也是不会从档案库调出你的申请材料;于是我换了策略,告诉她我的每一项成绩,问她是否符合宾大标准;告诉她我对宾大的贡献,问她是否被感动;再告诉她我对宾大的喜爱程度,问她是否喜欢我。

  房间里安静极了,她认真地听着,时而点点头,本该觉得自己是最出色的,但越说越觉得自己在套那个所谓的“常青藤模板”。是啊,我的确是全校第一,我的确修了学校所有的ap课,我的确参加了学校的好多社团,我的确是好多社团的主席,我的确做了好多暑假公益,我的确提前介入大学生活,融入了宾大的校园,我的确有个伟大的梦想,我的确觉得宾大是我的唯一……这些刻板的资料,即使自己说出来,添油加醋,还是觉得无限平凡,我的灵魂,我的特色呢?和自己高中的同学相比,我的优势非常明显,但这些所谓的优势,在那5000份资料里,还是苍白得可怕。也许我自己认为的所有亮点,所有潜在的能量都很厉害,但就是缺少一束火苗,缺少那极其重要的点睛之笔。

  虽然每一项她都点头,表示感动,表示我很优秀,表示我很全面,但最后那句“录取结果已经出来了,这是没法改变的事实”还是说得非常肯定。

  “那如果你是读我资料的招生官,听到我的资料和跟我交流过后,会录取我吗?”

  “不好意思,我没有办法在这里说出这么个人的观点,因为录取是整个组委会决定的,绝对不能通过一己之见,不仅是招生官,还有各个专业的负责 人,大家聚在一起讨论出了最后的结果。”

  “以我的状况,你觉得会被其他常青藤录取吗?”

  “世界上总有欣赏你的人,看你材料的招生官们一定也很欣赏你,但是你要知道,我们收到了五千多个和你一样优秀的人的材料,最后录取的毕竟是少数。我非常佩服你的勇气和毅力,美国有很多比宾大更好的学校,相信我,一定会有更适合你的地方。”

  我没说话。“学校有规定,没有办法改变录取结果,但是我建议你考虑转学来宾大,大二的时候再来吧,我可以从你身上看到对宾大的热情,我很支持你。”

  “我以为宾大招生办的宗旨,是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生。”

  “没错,而且通过今天的聊天,你的确很适合我们学校。”

  “那为什么不能录取我?”

  沉默再三,她还是说,很多事情不是我想象的那样,整个招生过程,也不由她一个人决定,还是那句老话,“你很优秀,我相信世界上一定有人比我们更懂得欣赏你”。

  好的,一定有人比宾大更欣赏我,一定有人比拒绝你们的学校更欣赏你们。美国本科申请是人生中少有的极其酷炫的事情,我觉得所有人都有必要体验一次。也许我这辈子都不会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自己”,也许几十年之后我还是理解不了当初自己为什么会被拒绝。

  但是申请路上,通过一次次的文书修改,通过一次次的促膝长谈,我觉得自己离那个所谓的“真我”越来越近。从一开始的“我要去哈佛”到后来的“我喜欢那些适合我的学校,可以让我真正享受学习的学校”,我们都更加明白自己到底想要什么。

  也许这个阶段,我们觉得非得到不可的东西,在下个阶段会被看作过眼烟云,真正珍贵的,是发现自己的过程。成功来得不容易,想要投机取巧还是很不现实的,一步一步走踏实了,好好享受一路上的过程,然后静静等待好消息的到来。

上一篇:把自己放在头条     下一篇: 做父亲还是救世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