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倾听奖

作者:严文华 来源:《意林》

  不是所有的存在感都是靠嘴巴说出来、指头刷出来的,有一种存在感,是靠耳朵聆听的。有一年暑假,美国高中生露西来我家home-stay(家庭寄宿)。见面一看,她长得和我们一模一样,但她的中文说得磕巴。我问她是不是中国人在美国的移民第二代,她说不是,是被美国家庭收养的中国孤儿。听她用平静的语气讲出这样不同寻常的信息,我一时不知该如何反应,本能地说“sorry”,觉得不该一见面就触及伤疤。露西却微微一笑:“You do not need to say sorry。(你不需要说对不起)”

  熟悉后,她主动谈及这个话题,问:“为什么中国人一听到我说自己的身世,脸上就露出那种表情?为什么要成为秘密?我一懂事,父母就告诉了我。这有什么好隐瞒的?”

  我一时不知该如何向她解释,因为这个解释太长——血缘和传宗接代在中国有特殊的意义,甚至孩子自己的眼中,领养和亲生还是不同……也许美国人不这样想。

  刚开始,我还是不敢问她孤儿的身世,怕勾起她的伤心事。有一次,我问她想看什么书,她问:“你有介绍山东曲阜或孔子的书吗?我想多了解一些关于自己的事情。”原来,她是从曲阜的一个福利院被领养的,那时她还是婴儿。养父母待她极好,为了她还专门学些中文,家中也放着一些中文书,她长大后还让她参加课外中文学习班。父母还穷尽心思为她取中文名字,姓就跟孔子姓。为了让她了解自己的出生地,父母专门带她去曲阜旅游。我委婉地问过她对亲生父母的看法,她说:“我不知道他们发生了什么,也无法知道。比这点更重要的是现在的父母对我很好,我们是一家人。”

  与我印象中的美国青少年不同,露西非常安静。大多数时候,她安安静静地待在房间里。上完课回来了也不出声,平时如果我不主动跟她说话,她也不会主动说什么。我曾问她是否一直这么安静,她点点头。

  “那和朋友、同学在一起时,你也这样吗?”

  她点点头:“是的,他们说,我听着啊!”

  露西离开中国前,所有homestay的家庭被邀请去和美国学生联欢,也是与他们的告别。在这样的聚会上,露西不起眼,人们很少聚焦到她身上,连表演节目,她都是和别人一起合唱的。但这并不影响她的欢乐,她一直笑盈盈地坐在那里,有人和她打招呼,她笑笑地应着;有人来找她说话,她专注地听着。最后一个环节是颁发奖状。让我意外的是露西居然也得奖了!她的奖项是“最佳倾听者”,她的获奖感言是:“感谢所有的老师、同学和朋友,是你们对我的信任,让我的耳朵有幸能够聆听你们。”

  我在很长时间里一直想起这个奖,设置这个奖的人多么睿智啊!他的眼里并不只有那些存在感强、气场强、成为别人聚焦中心的人,他的心里包容所有人,包括露西这样更多使用耳朵的人。我也理解了露西身上的直接和坦荡,不仅仅是父母教得好,而且是她所在的环境包容她和别人的不一样。露西在身份认同上非常清晰,她知道自己是谁,“孤儿”和“被领养”只是事实,而不是标签,更不是她的耻辱和过错。她不需要刷她的存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