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克服考场文章空泛

作者:陈永睿 来源:《意林·作文素材》

  误区扫描

  在大量的高考作文中,许多同学习惯于“代圣人立言”,貌似一位历史老人或一位哲人,纵横古今,侃侃而谈,却又缺乏人文积淀,缺少独到见解,缺乏严密逻辑,不能化大为小,不会以小见大,于是通篇都是空泛苍白的议论,而且这些议论又有三个弊端:一是肤浅,把人尽皆知的道理,如祥林嫂叙述阿毛的故事般,一遍又一遍地“重复昨天的故事”;二是凌乱,思维不清,语言无序,有如梦中碎片似的呓语,令人不知所云;三是空洞,多是套话废话,浮光掠影,蜻蜓点水,思想“贫血”,了无新意。这样的文章,内容老套,思维僵化,自然令阅卷老师大摇其头。

  写作指津

  作文,诚如鲁迅所说“不在于写什么,而在于怎么写”,这里的“怎么写”,应该像新媳妇见公婆一样,“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亮出自己的风采,以动人的“一曲菱歌”来“敌万金”。如何做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这就需要我们舞动“三板斧”,营造富有意境的“好声音”。

  第一板斧“介入自我”

  ——我以我血荐轩辕

  1.以“我”为本,唯“我”独尊。我们要尽量用第一人称的手法来叙述自己及自己身边的人和事,这种方法好处很多:视角单一,力量集中。可把社会生活表现得真实而多样,使内容富有故事性;可把心理世界表现得曲折而细腻,使语言富有情感性;可把作文素材调配得合理而灵动,使结构富有自由性。文章中有了“我”,也就开通了与读者立体交流的通道,向读者展开了块块“半亩方塘”,使读者与“我”同悲同喜。如2014年广东高考优秀作文《泛黄的照片,永不褪色的记忆》:“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仍要抱有对古典的敬意与留恋。我仍愿意携一个老式的相机,穿梭在老城区的大街小巷中,记录下让我感动的片刻。我仍将这些照片装进爷爷的旧相册中,待它们亦变得泛黄时,与我的子孙共同欣赏。”作者直接将“我”置于场景之中,创设了一个特定的氛围,含蓄地表达了自己对于“时代与照片”的认知,意境独特,启人深思。

  2.多向对话,“我”在其中。写作文,实际上就是“对话”的过程:与自我对话,展示自我,推心置腹地与自我对话,认识真实的自我,展示血肉丰富的自我;与自然对话,丰富自我,既愉悦身心,更丰富精神世界;与社会对话,走出自我,唤起自己的生命自觉,强化自己的角色意识,张扬“大我”;与大师对话,提升自我,追古览今,观照自身,通过追慕灵魂来拷问自身灵魂,从而摆脱“小我”,提高自己的人生境界。因此,我们要尽力地展示“对话”的过程,如2014年山东高考优秀作文《铁窗外的蔚蓝——致曼德拉的一封信》:“我想,您一定看到了黑人和白人,手拉着手唱着节日的赞歌,您看到了孩子们不分肤色,自由地玩耍在一起,您看到了白人伸手拉起摔倒的黑人……是的,透过苦难的铁窗,您看到了光明,看到了无限的未来。”这样的与巨人“对话”的过程,表现了自己独有的认知过程。

  3.相机而化,客观“转述”。生活中真实的“我”,往往由于阅历所限,知之不多,见之不广,此时,我们完全可以换一种写法,站在旁边,客观“转述”。这里的“我”,参与度并不高,只是以一个旁观者或旁听者的角度去记叙整件事情,虽有主角之名无主角之实,但可对整个事件起到推动作用。如2014年湖南高考优秀作文《养就心中一段春》:“我记得《肖申克的救赎》中的主人公,在经历重重困难后仍然没有放弃希望,信念之歌在他心中回荡,于是,他终于摆脱了一切束缚,重获自由!”旁观的“我”,将一系列似乎毫不相关的材料通过冷静的“转述”巧妙地链接起来了,同时也烙上了自己独特的情感认知。

  第二板斧“创设意象”

  ——时有幽花一树明

  1.描述画面,营造意境。美学家朱光潜说:“说理文要写好,也还是要动一点感情,要用一点形象思维。”也就是说,要展示鲜活的画面。大自然中的一切物品,我们要善于发现它的本质特征,并用简洁的语言描绘其特点,让读者从具体形象、生动活泼的画面中去理解并接受文章的观点,得出正确的结论。同样,我们也可以用诗一般的语言营造动人的画面,如2014年山东高考优秀作文《打开心窗,拥抱阳光》:“春花,总是有冬的磨砺,才释放出婀娜多姿的芬芳;枫叶,总是因为秋霜的拥抱,才染红了峥嵘的岁月;夕阳,总是因为有晚霞的衬托,才放射出绚烂的玫瑰红。我们,总是经历苦难的洗礼,才会真正地拥抱阳光……”这里,作者用简洁的语言描摹了“春花”“枫叶”“夕阳”的特点,说明“逆境与温暖”的辩证关系,不用讲理而理自在其中,无须教化人而自能感染人。

  2.观察体悟,捕象炼意。大自然中花草树木往往与我们的心灵世界息息相通,它们在不同季节的不同形态、在不同地域的不同种类,都具有特殊意义,如植物的特征蕴含着特殊的内涵(松树代表坚韧、百合代表纯洁、菊花代表高傲等),给我们特定的情感冲击……我们要用聪慧的眼睛去观察、并渗入我们的审美体验;还要通过我们思想情感的化合与点染,使之融入我们的人格与情趣。如2014年河南高考优秀作文《牵牛花的自述》:“……我必须与一个立足安稳的事物相依为命。噢,大千世界,物各有主。这不,就在我的眼前,在这个繁花似锦的小天地,还有一堵伤痕累累的残墙,这或许是天造地设的安排,或许是主人煞费苦心的创意——残墙固守着自己的小天地,默默不语。好的,我生命的合作伙伴,就是你啦!我高兴地向残墙致意,扭了扭腰肢,开始欢笑着在他身上绽放花蕾……”作者将“我”化身为牵牛花,通过“我”的心理活动,含蓄地点明了“风雨中相互扶持,精诚合作”的寓意。

  3.巧为“代言”,因意造象。大自然的万千事物,都可以作为我们的“形象代言人”,我们要积累大量的传统意象,如月、霜、松、萍、蝉、鸿、舟、灯、鲲鹏等,同时,又凭借自己独特的人生经历和情感体验,既对传统意象袭旧和继承,又别出心裁,推陈出新,营造全新的意境,使看似平常的意象变得不寻常,从而将表达的意旨含蓄托出,如借“火火的映山红”来指代“中国梦”,借“向日葵”来指代“仰望”与“务实”等。一些高分作文大都做到了这一点,如2014年湖南高考优秀作文《让心扎根》:“绿萍眷恋水上生活的自由轻松,甘为无根之萍,结果不得不在水面匍匐了一辈子,漂泊了一辈子;青松不嫌破岩瘠壤,果断扎根其间,后来却能劲枝傲长空,俯首瞰众生,成为人皆仰望的风景。万法同理:无根何谈收获?期待收获前,请先让心扎下根。”这里,作者将“根”作为“信念”的代言人,对比“绿萍”与“青松”的表现,形象地说明了“风景美在信念”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