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好少年”拾荒救父素材解析与运用

作者:黄庆峰 来源:《意林·作文素材》

  一、热点聚焦

  2014年10月底,下岗工人莫文锋被确诊患有白血病,治疗费起码60万元,于是心灰意冷回到家乡铜鼓县,决定弃疗。家里10岁的儿子小双熠知情后,哭着求父亲回医院治病:“不要这样,不能没有爸爸,医药费我赚。”小双熠是认真的,每逢周末他就拎着蛇皮袋和火钳外出拾荒。夜晚,他把卖废品换来的零钱交给家人,至今已坚持了两个多月。莫文锋也在儿子的感染下,借钱赴北京治疗。2015年年初,莫文锋在北京接到儿子寄来的41元“救命钱”,只觉得“幸福得想哭”。(2015年1月6日新华网)

  二、素材扫描

  No. 1 回顾·用爱撑起生命的蔚蓝

  一、捡废品赚钱,照顾一家人

  每个周末,莫双熠都是如此度过的:早上6点半起床,洗漱之后煮3碗面条,自己、奶奶和弟弟吃完以后,他再把碗洗干净。之后他一手拿着火钳,一手拿着蛇皮袋,出门到县城的大街小巷捡废品,纸杯、易拉罐、废纸、矿泉水瓶子、奶盒、书本、纸箱子……垃圾桶比较高,捡的时候他都要踮起脚跟,脸贴着桶沿。

  中午回家做午饭,吃完饭陪3岁的弟弟玩“积木”,其实是一副旧的麻将牌,也是他捡来的。然后他把上午捡来的废品分类,用绳子捆好。下午3点,他用木棍挑了两捆废品去一公里外的废品站卖,因为一次挑不了那么多,所以有时一下午要来回好几趟。回来他又该做晚饭了,吃完收拾好、拖了地,给弟弟洗脚,哄弟弟睡觉,然后才有时间写作业,自己至少也得10点以后才能睡觉。

  【范文速用】一个10岁的小男孩,如果父亲没有得重病,应该还是个快乐无忧的孩子,然而现在却不得不分担起家庭的重担:趁周末拎着蛇皮袋和火钳外出拾荒,只为救父亲一命。读到莫双熠“拾荒救父”的事迹,人们无不动容,为孩子的那一颗心——那一颗孝心,那一颗善心,那一颗爱心,还有利用课余时间拾荒也要为家庭尽一份责任的坚持。这是比金子还珍贵的美德,我们要为这种美德的培育和传播做些事情。

  二、写日记自勉,生活很简朴

  莫双熠还经常挤出时间写日记。他曾经写道:“我一定要为爸爸,为这个家做点儿什么。”2014年12月3日,他卖了20.6元的废品,便在日记中写道:“亲爱的爸爸,你知道吗?我捡废品已经攒了36.6元了,虽然离60万元还有像从这里到北京那么遥远的距离,但是我一定不会放弃的,所以你也要有信心哦。老爸,加油!”日记的最后,他还画了一张笑脸。有一次,他一天卖了两回废品,一次卖了6元,一次卖了10元,在日记里写道:“我紧紧地攥着这16元钱,生怕它跑了。”还有一次,他路过一个蛋糕店,想买一个蛋糕,但是想到爸爸治病还得用钱,就没买,然后在日记里写道:“眼前浮现出爸爸躺在床上等救命钱的情景,我又加快了步子,飞奔回家,把钱交给婆婆保管。”

  2014年11月30日是他10岁的生日。早在一个月前,爸爸妈妈就商量过,这天要给他买一样最好的玩具,买一套他最喜欢的书,把姑姑、大伯都请来在家里吃顿饭。只是现在爸爸和妈妈都在北京,所以只能打个电话祝他生日快乐了。

  【范文速用】“我一定要为爸爸,为这个家做点什么”这样的话出自一个10岁孩子之笔,让人欣慰。来自现实生活的压力让小小年纪的莫双熠读懂了责任和担当,教会了他坚强,锻造了他的执着。从“拾荒救父”的他身上,我们不只看到一种本能的善良,更强烈地感受到克己孝亲的种子已经在幼小的心灵里萌芽、开花。

  各方声音

  @梦想始于勇气:这才是中国好少年。

  @浅草钱夏:中国的医疗费用逼垮了多少家庭。我要捐款,像楼上一样求个安全的账户。

  @蒙面行者110462:社会正能量,孩子有着超人的耐力与恒心,同时社会也应该给予困难家庭帮助,让好孩子体会到社会的温暖!

  @报鸡爱国99:艰苦的环境可以磨炼一个人的意志,经历过风雨,才能见彩虹;经历过磨炼,才能变成功,孩子加油!在当地政府部门的关心下,在社会各界人士的帮助下,相信莫双熠父亲的病一定能痊愈。

  @人民网:总有一些人让我们心生敬意,总有一些事情让我们由衷感动。而今在这个寒冷的冬日里,10岁男孩拾荒救父的事迹就让我们打心底为之感动不已。

  No. 2 后续·点燃温暖生命的篝火

  一、助人有道

  1月6日晚上,江西铜鼓县的小双熠家迎来一位特殊的客人,当地一蛋糕店店主陈女士在得知他拾荒救父的举动后,深受感动,决定请小双熠每周末来店内勤工俭学,月薪800元。小双熠思考片刻,点头同意。(2015年1月7日 中国江西网)

  【范文速用】我们应该懂得老板的善意:每一个人都是有自尊心的,这个10岁的孩子,是一个要强的人,要不然也就不会有了他坚持在课余时间捡拾废品的举动了。在孩子的心里,尽管自己的努力是杯水车薪,可这是他对父亲最深的爱。这是一种对家庭的担当情怀。这位饭店老板正是提供勤工俭学的形式,来表达对孩子的尊敬,来表达对孩子的关爱。

  二、人间有爱

  小双熠的事情在媒体的帮助下引起了当地人民的高度关注,邻居们主动为他送来废品,废品站老板多付他报酬,县妇联、县教育局、县关工委、团县委、县志愿者协会、乡里分别送去了慰问金、慰问品、生活和学习用品。乡里还为他的父母、奶奶办了低保。县关工委表示要对他家建立长效帮扶机制。县民政局社会救助中心送去了2000元临时救助款,并表示要为莫文锋申请民政医疗救助。2014年12月5日,班主任组织全班同学为他捐款3000多元,学校老师捐款5000多元。2014年12月27日,到该县旅游的5个南昌驴友给他们家送去了慰问品、慰问金。广东的铜鼓同乡会表示会尽力支持他们一家。目前,他们一共收到了3万元的捐款。现在,他已经不再捡废品了。(2015年1月12日 《每日新报》)

  【范文速用】在这个寒冷的冬日,小双熠的孝德让这个冬天洒满温暖的阳光,社会爱心更让人深切地感受到什么是冬天里的春天。在孩子感触人生凄冷的生命阶段里,只有我们每一个人都伸出温暖的手,都为篝火添一把柴,才能温暖受伤的心。请行动起来,给孩子送去温暖人生的一捆柴。为了孩子,也为了我们自己对传统美德的坚守。

  No. 3 链接·中国好少年

  一、小佳浩:父亲在家就在

  2008年,江西戈阳7岁徐佳浩的父亲得了脉管炎,为保住性命,只能到医院做截肢手术。为了筹钱治病,父亲被迫把县城价值20多万元的房子贱卖了。母亲与父亲离婚,离家而去。可噩梦并没有就此打住,2012年,父亲的脉管炎又犯了,另一条腿又被病魔无情地夺走。一年后,父亲的右手也被截肢,还欠下了8万多元的债务。面对生活的变故与打击,小佳浩说:“父亲在,家就在。我要照顾好这个家。”2012年和2013年,父亲进行第二次和第三次手术时,全是小佳浩在医院服侍父亲。(2014年12月22日 中国江西网)

  【范文速用】双熠、佳浩这两个年岁相仿的少年,所发生的故事也十分相似。如果不是因为父亲的重病,家庭的变故,应该过着对父母撒娇,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天灾人祸让他们提前长大了,过早地成为支撑家庭的梁柱。

  二、小国方:我要给妈妈一个惊喜

  湖北宜昌一位家庭困难的9岁小男孩赵国方,为了给患病在家的妈妈买个小电视,每天只有1元零花钱的他,有时一周只用两元,每当攒够5元、10元时,就找老师换成“大票子”,回家存起来。一年下来,他已经存了90多元了。“我想存够200多元买个电视送妈妈。”赵国方说,妈妈喜欢看新闻,但家里的一台折叠式的小电视快坏了,他看到广告单上有卖电视的,就想存够钱给妈妈买个小电视。但他的这个小心思并没有告诉妈妈,“我要给妈妈一个惊喜!”(2015年1月9日 中国新闻网)

  【范文速用】亲人得了重病,家人通过各种方式相救,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22岁的山东枣庄“最美地瓜妹”卖烤地瓜救白血病哥哥、安徽阜阳13岁少年街头卖肾只为救母、照顾患病妈妈两年的七岁即墨女童……小国方也在这样的行列中,但是“生活即教育”,小国方虽然生活得十分艰苦,却也在这样的历练下学会了多,例如坚强,例如善良。

  三、凝眸美文

  “拾荒救父”类故事可以不悲情

  □谢 佼

  最近,江西铜鼓县10岁男孩莫双熠“拾荒救父”的故事,备受社会关注:为给患白血病的父亲筹集60万元治疗费,莫双熠利用课余时间拾荒卖钱,两个月内捡了六七百斤废品;他还勇挑生活重担,包揽了做饭、洗碗、拖地等家务,并负责照顾奶奶和年幼的弟弟。坚强、独立的莫双熠,被网友称作“小小纯爷们”。

  贫病交加的处境、风烛残年的老人、孱弱的少年,这些元素通常都会组合成一个十分悲情的故事。然而,在莫双熠“拾荒救父”的故事里,我们却没有感受到悲情,反倒觉得有一股力量在支撑他前行。这力量来自奶奶的白发,来自邻居主动给他送来的废品,来自废品站老板多付的报酬,来自当地民政局及时的保障,也来自媒体的关注和报道。每一股温暖的力量,都让莫双熠肩上的重担轻了一分。在莫双熠的故事出现在网络后,地方政府积极主动地采取帮扶措施,并让他在短时间内获得了社会的极大关注。

  莫双熠无疑是非常幸运的,“拾荒救父”的故事契合了新媒体时代的传播习惯,使其获得社会爱心的聚焦。可以预见的是,不管是他父亲60万元的医药费,还是莫家人今后的生活费,都将有着落了。在爱心人士的帮扶下,莫双熠应该可以不用再拾荒,而是跟同龄人一样专心于学习了。这得益于社会传播的广泛和深入,也得益于莫双熠在逆境人生中爆发出的坚强、达观、独立感染了很多人。

  不过,并非所有类似故事的主角,都能像莫双熠这样幸运。有很多出生于贫寒家庭的人,生病之后要么只能硬撑着“等死”,要么只能四处举债并因此“因病返贫”。那么,什么才是制止悲情结局的有力武器呢?如何才能让那些与“拾荒救父”类似的故事的主角,也能拥有莫双熠那样的“幸运”?答案在于建立更完善的社会救济制度,唯有制度化的保障,才能让身处绝境中的人看到希望。

  莫双熠的故事带来的启示:地方政府要勇于担负起自己的职责,只要开动脑筋,没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没有什么病弱不能去帮扶。依托先进的网络技术,比如当下时兴的网络救助,政府只要核实情况,保证资料的真实性,即可发起募捐,而且效果都很不错。让地方政府的公信力在真善美的传递中更牢固地树立起来,何乐而不为?

  衷心希望,在各级政府与时俱进的努力下,“拾荒救父”类故事能够不再悲情,享有制度保证的利益和这份利益带来的尊严。(2015年1月17日 《汉江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