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治理雾霾,我有点杞人忧天

作者:西坡 来源:《意林·作文素材》

  【适用话题】关注弱势群体 改革代价 两面性

  在暗下决心向柴静学习的同时,我心里浮出一些担忧。从现阶段来看,我的担忧很可能被视为杞人忧天,但从长远来看,未必不会成为现实。

  正如柴静在视频里讲到的,雾霾并不是这两年的新生事物,只是这两年才引起注意罢了。而最关注雾霾的,显然并不是农民、富士康员工乃至环卫工大爷,而是城市中产、文艺青年、富豪老板(钢厂老板等除外)。后者是这个时代最有话语权的,但他们也只是为自己代言。制造雾霾的“落后产能”及附着其上的人群,在舆论场并没有属于自己的话筒,意味着他们有可能以“为时代让步”的名义被牺牲掉。

  人们期待通过民间呼吁让政府接棒,但我担心的,就是政府会怎么接这根棒。首先,“治理雾霾”可能会被写入各种讲话、报告、精神,层层传达,成为政绩考核的重要指标。各大门户网站制作相关专题挂在显要位置,形成一种“全国一心战雾霾”的气势。到时候如果有记者想关注一下河北小钢厂职工的出路,估计很难发表。

  我们甚至可以设想,到时候春晚会出现一个小品,叫《落后产能》。巩汉林和黄宏饰演唐山的两名钢铁工人,在国家“淘汰落后产能”运动中相继失业。巩汉林一直没有找到工作,牢骚满腹,这时候,黄宏现身说法,慷慨激昂地讲述一个小钢厂工人再就业的励志故事:从一个制造PM2.5的帮凶,摇身一变成为高科技行业的一员——贴膜boy。最后,在“治理雾霾,人人有责,牺牲你一个,清洁千万肺”的嘹亮口号中,巩汉林幡然醒悟,痛悔前非,重新做人!

  我是在做梦吗?别忘了,类似的梦在十来年前就是现实,把“治理雾霾”四个字换成“国企改革”就是了。记住,环保是需要成本的,谁最可能付出或被付出?显然是最弱势的一方。

  【素材分析】任何新举措都会伴随一些问题出现,需要在讨论与不断改进中完善,环境污染的治理也是一个不断摸索的过程,比如关闭工厂里大批工人的出路问题、治理成果的考核问题等。这些都要全面考虑到,以免不小心陷入僵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