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学选课先签约

作者:任天军 来源:《意林·作文素材》

  读书学习是为自己好,可有人却可以不领情,竟为维护自己的“权益”签下契约。是的,别不信,这就是美国大学的“契约”课堂。

  在美国利伯缇等好多大学,第一节课,除了简单的师生互相介绍外,老师会迅速发放本科目的课程纲要,在第一周加以共同研究。课程纲要一般大同小异,少的只一两页,多的十几页甚至更多,都有相似的结构和元素,其主要内容包括教科书及相应阅读书目、学习目标、成绩结构、评分标准、功课要求、考勤、学校资源、学习时间表等。它主要告诉学生怎么上这门课,要做什么事情,什么时间做,怎么做,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让学生和老师对这个科目的理解能在同一个层面上,避免了因要求模糊造成的很多问题。教授多次强调,如果有任何问题,先查看纲要,找不到答案后再来询问。课程纲要最后是一份类似“契约”的合同签署页,上面写着:“我已经阅读和明白这份课程纲要的内容和这门课程的要求、期望和政策,而且我会遵守以上要求。”学生要一周内签字交给授课老师。

  依照课程纲要,第一周可以试听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如果通过课程纲要发现老师的功课太多,或课程内容与自己的预期不同,或不喜欢这位老师,学生可以有任何理由选择不上,也就不必和这位老师建立契约关系。

  而一旦上交了签字契约,老师便有了来自学生自愿的正当“统治”权力,学生就必须按契约履行自己的职责。每天,学生在老师理直气壮、不厌其烦的提醒下,按课程纲要的要求读书、交作业、复习、考试、做报告、写论文,还不允许无故缺课两次以上。否则得到的评分会是0分。哪怕是最特殊的情况。

  一位癌症男孩选修了一位生物教授卡根的“死亡”课。男孩比所有人都用功和“敢于尝试所有人生体验”。男孩不久去世,卡根还亲自参加了男孩的追思会,可期末评分,卡根却挂了男孩的科。卡根教授解释说:“他缺了后半学期的课,缺了小组讨论,缺了期末考试,没办法,在这件事情上,每个人都一样。”一份契约,竟连生命都无法承受其之重啊。

  当然,纲要也保护了学生的利益。如果纲要已写明了学期要完成的功课,学生知道写几篇论文,每篇写几页,如果老师随意改动,学生可以拿出纲要维护自己的利益。

  那天是嘉里·布鲁斯教授的环境学实验课,实验后要分组汇报,可到下课时还剩了两组。可同桌一到放学时间便拿起书包走了。接着,几位同学也大摇大摆地走了,老师有些不安,可还得继续听取剩下的实验报告。当汇报结束时,教室里的人不到一半。老师坦荡地说:“即便在课堂上,最值得尊敬的是契约,而不是老师。”

  人们常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矩定下容易,难的是落在实处。我们总会遇到很多特殊原因,去通融彼此订下的“契约”,却无形中让之前的努力荡然无存。而美国的“契约”课堂,看似无情,却是真正遵守契约精神的典范。

  【素材运用】在美国许多大学,选课先签约,这种做法粗看起来不好理解,却是培养“契约精神”的创新之举。“讲究规矩、敬畏规则”不是一句空话,而是深入人心的实践行动。看似冷冰冰的规则背后,同样充满温情,因为我们在遵守规则的同时,规则也保护了我们的权益。美国课堂的这种契约精神,点亮的不就是人们心中的规则意识和诚信品质吗?

  【速用名言】

  1.凡事都有规矩。

  ——古希腊哲学家 德谟克利特

  2.遵守诺言就像保卫你的荣誉一样。

  ——法国作家 巴尔扎克

  【适用话题】遵守规则;敬畏;契约精神;尊重与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