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教师被鄙视为“淘汰品”

作者:杜秋平 来源:《意林·作文素材》

  一、热点聚焦

  2015年,国家社科基金课题《中国城镇化进程中西部底层孩子们阶层再生产发生的日常机制及策略干预研究》,深入中国西部农业县芥县最为偏远的一所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云乡学校,进行为期近三个月的驻村研究和后续跟踪。调查发现,农村教师收入差、地位低,令其在少年学生面前备受质疑。留守少年直接称老师为“淘汰产品”。

  “尊师重教”是文化传统,也是社会风尚,可在如今的西部偏远地区,在一些留守少年眼里,老师居然是“淘汰产品”,他们也不大相信读书能够改变命运,甚至成为“反学校”少年。听听他们是怎么说的:“老师算什么呢?只有在我们面前装装权威耍耍威风而已。在他们那批同龄人中,我们的老师绝对是成绩最烂的差学生,否则他们也不可能到农村学校里来当老师。”(摘自《中国青年报》2015年8月17日)

  二、素材扫描

  No. 1 拿什么拯救“反学校”的乡村少年

  1.乡村少年的“反学校”文化意味着什么

  所谓“反学校”文化,其实很容易理解。这一方面意味着,反抗传统的师生结构,以及由此衍生的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另一方面则意味着,反抗学校的教化功能,挑战官方苦心“兜售”的价值秩序……无论是蔑视老师,捣乱课堂,还是挑衅作息表和摄像头,乡村少年这一系列的行为,所传递的既是对教育“过程”的否定,也是对教育“意义”的否定——至少在某些农村学校,那套由来已久的管制方法与价值说教,几乎彻底失效。

  (摘自《京华时报》2015年8月18日)

  2.社会上的教育潜规则等渗透到农村教育当中少年们眼中的读书有用与否的逻辑被直接换算成现实的经济收入和地位。“这个社会成功与否就是看你钱多钱少,说那么多也没见他们赚多少钱,还总是自以为是地让我们向他们学习。说实话,他们每天还不如我们村里出去给人做‘刮大白’的赚的钱多呢,他们一天在学校里‘装’得多累啊!”云乡学校九年级男孩叶顾这样描述他们的老师。在中国村落通过外出务工而与外界市场联系起来并逐渐富裕和日渐分化的当下,农村老师作为在底层社会中的“知识的代言者”角色,往往会被作为村落“读书无用”舆论的具象承载和天然论据。

  (摘自《中国青年报》2015年8月17日)

  3.学校生活不能成为有竞争力的人生选择

  乡村少年的“反学校”文化,根源还在于学校生活未能成为一种有竞争力的人生选择!而要改变这种尴尬的状态,无疑需要那些更为实际、具体的努力。比如说,教育资源的分配,更多向农村倾斜;从教育科学的角度,重新寻找农村教学的方法论。而除此以外,我们同样有义务提供有别于传统“升学进城”模式的替代性方案,来给农村孩子提供多元的、开放的机会通道。

  (摘自光明网 2015年8月18日)

  【考场速用】乡间少年对他们所能接触到的唯一的“知识代言者”——底层学校中的老师,更多的价值判断是“瞧不起”,给了“师道尊严”重重一记耳光。这样的价值观固然有学生自身的原因,却更多地折射出家庭和社会的价值观念,需要我们反思当下的社会环境和教育方法。当教育潜规则、厚黑教育僭越了教育的底线,动摇了乡间少年“安心读书”的信心,我们又怎能保证孩子们尊重教师?请不要亵渎“知识”,救救这些“反学校”的乡村少年。

  适用话题 师道尊严;价值观;反思

  No. 2 乡村教师留不住的背后

  一份报告显示,65.7%的农村教师希望流动到城市任教。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2010—2013年,全国乡村教师数量由472.95万变为330.45万,流失人数142.5万,流失率达30%多。乡村教师“下不去”“留不住”“教不好”已成为全国性普遍现象。

  这如实反映了几个现实:一是乡村教育在资源上是短板。有人将中国教育均衡现状总结为“城挤、乡弱、村空”。边远地区的农村教育,几乎就是“几匹瘦骨嶙峋的马拉着一辆车子,吃力地行驶在曲曲折折的乡村小道上”。二是乡村教师待遇差与师资力量薄弱之间,是互为因果的关系。农村学校待遇越差,越留不住人;而优质师资力量,在市场规则中更倾向于城镇化配置。三是农村教育在固化代际贫困的过程中,确实起到火上浇油的作用。因为师资力量等悬殊,只能以降分特招的制度设计,尽可能缩小农村地区与城市间的教育差距。留下来的农村教师,精神可嘉、初心未改,但困顿的物质生活、混沌的晋升通道、灰色的职业生涯,令最接近他们的学生,看不到他们奉献与牺牲的“荣光”。

  (摘自光明网 2015年8月18日)

  【考场速用】发展乡村教育,补上这一中国教育的短板,是我国教育的重要任务,一国的教育水平不是由最高的那部分决定,而是由最低的那部分决定。近年来,国家对乡村教育进行了投入倾斜,但乡村教师问题,还是困扰乡村教育的最根本问题,可谓短板中的短板。农村学校待遇越差,越留不住教师,要想方设法让那些精神可嘉的乡村教师从物质上和精神上都感受到奉献的“荣光”,让教师安心于乡村教好课。

  适用话题 教育短板;奉献;职业荣誉感

  No. 3 及时遏制农村这股“反学校”思潮

  1.警惕“读书无用论”思想的抬头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告诉读者一些数据,2010年,他在对比各地高三学籍人数与高考报名人数之后测算出,全国大约有80万名学生弃考。近年,弃考人数以每年接近10万的速度在增加,今年全国弃考学生大约为100万人。

  (摘自《新京报》2013年6月7日 )

  除此之外,有个别博士级别的高级知识分子的观点更让人担忧。2015年春节期间,上海高校博士生返乡笔记中“知识的无力感”的观点,引起大家对农村教育的讨论。他在笔记中提到:“最近一个博士师兄请吃饭,他说他现在最害怕的就是回家,感觉很难融入村子的生活。为什么呢?因为当你出现在村子里,村里人其他的不问,就问一个问题:‘你现在能拿多高的工资?’所以,他过年回家,基本不出门。作为农村大学生,当你回到家乡的时候,你童年那些伙伴都衣锦还乡了,而你连自己的问题都不能解决,你还能做什么呢?没有人信任你的知识!”

  (摘自人民网 2015年2月26日 )

  2.多措并举打造素质优良的乡村教师队伍

  举措1:国家出台政策支持乡村教师队伍建设

  国务院办公厅2015年印发《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全面部署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工作。《计划》要求必须把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到2020年,努力造就一支素质优良、甘于奉献、扎根乡村的教师队伍。

  举措2:民间助力乡村教师培训

  (1)2007年9月,著名主持人崔永元和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共同发起成立了“崔永元公益基金”,并将基金的长期目标定为“乡村教师培训”和“口述历史—非物质文化遗产收集保护”。其中“乡村教师培训”计划的宗旨是,资助贫困地区基础教育(乡村教师培训)、文化、卫生事业发展。这个项目到2014年已经举办过八届,受到老师们的热烈欢迎。

  (2)支教岛:教师的“希望工程”

  2005年,山东省青岛市教育局工作人员李淑芳创建了琴岛教师成长工作室,工作室在十年里发展成为一座覆盖全国的“支教岛”。他们的“支教”,并不是普通意义上的支教,因为他们的对象不是学生,而是偏远乡村和山区的老师。十年间,李淑芳等人下乡送课超过1000节,培训了数百名全国各地的乡村教师。如今“支教岛”网上注册报名人数已超过8000,辐射全省乃至全国的志愿者组织,有15.5万名教师从中受益。

  (摘自《青岛日报》

  2015年8月19日)

  3.他山之石

  日本:实施专项补助,增强农村教师职业吸引力

  日本的《偏远地区教育振兴法》规定,都道府县各级政府必须对偏远地区学校教职工发放特殊津贴,并规定月津贴额不得低于个人月工资和抚养津贴的25%。同时,要为这些地区的教师提供充分的进修机会,根据情况发放寒冷地区津贴、单身赴任津贴等补贴。

  印度:定向培养聘用

  印度全国教师委员会建议,农村和部落地区招聘教师,要尽量选择本地人,并在必要时降低教师认证的一些苛刻标准,使更多的教师能够到偏远农村学校任教。

  【考场速用】面对“读书无用”的现实注脚,我们应从乡间底层孩子的抗争中看到问题的严重性和迫切性,并拿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及时遏制农村这股“反学校”思潮,让乡村少年通过读书改变命运。国务院办公厅的政策,民间的助力和别国的经验,都让我们看到了乡村教育的希望,给乡村教育现状的改善注入了无限的动力和活力。我们相信,随着计划的步步推进,农村教育的短板一定会得到弥补,乡村少年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适用话题 读书无用论;乡村教师;教育

  三、凝眸美文

  “任其荒芜”是底层教育之殇

  □李孝湖

  中科院社会学研究所博士后李涛先生做了件很有意义的事:深入西部农业县芥县最为偏远的一所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云乡学校进行为期近三个月的驻村研究和后续跟踪,从他的田野调查看这所乡间学校再真实不过了。然而,这种刺眼的真实令人窒息。

  首先乡间学校的教师享受不到丝毫师道尊严,因收入低而被学生看成失败者。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但大前提是有学生的尊敬,无之,教学不能展开,知识难以传承。底层农村唯一的“知识代言人”完败给“读书无用论”。这种来自学生当面的“蔑视”和家长背后的“蔑视”,使得原本还有些使命感的教师完全放弃“耕种”,最终,没有园丁的打理,底层学校成为教育的荒园。

  但校方寻求其他方面对学生的控制,譬如对寄宿的学生制定严格的作息时间表,实行准军事化管理,“乡间少年们的观念习得和行为塑造都必须处于学校管理者随时可预控的合理范围之内”,自然这种全方位的控制可以带来部分乡村少年的驯化和服从,然而亦增加其他学生的抱怨和反抗。另外,学校安置的多个摄像头将原本师生双方默许的“隐私地带”暴露无遗。试想,在连续一整天被教师“强摁”在教室上课之后,学生个人课余时间被安排,个人隐私空间被监控,这种压抑,不会在沉默中消亡,只会在积累中爆发。

  但是,这种强化的“控制”进一步暴露出乡村学校“被抛弃”的实质。因为只要我们稍作思索便可知道这种“控制”主要是基于对学生“安全”的管控,次要的则有管理者对学生不守课堂秩序的“报复”,在没有教学质量的引领和师生互相尊重的前提下,用“保障安全”的手段会加剧师生间的对立,而这种对立则强化了乡村学校的“荒芜”,最终,偏远的乡校沦为没有师生温情和教育气息的“准监狱”。

  凡有教育经验的人都知道,当学校没了师生的情谊,当师生不以知识为第一纽带,那么这所学校必定沦陷。如果我们将视角进一步扩大,就会发现,不单是偏远乡校的学生,连偏远乡校本身——包括学生,也包括教师——也正被无情地“漠视”中。把眼光放到城市,建设豪华学校之风刮得正紧,重点学校出产的“高考状元班”每一年都会抓住媒体和公众的眼球,政府部门拨给豪华学校的经费是乡村贫困校做梦都想不到的。现在我国的教育似乎正陷入一种“马太效应”之中——好学校多支持,差学校被漠视。乡村教师工资少得可怜,看到这些,农村学生更不愿意读书了。

  所以,要改变偏远乡校的教育困境,调整教师工资,重塑教师的师道尊严是重中之重,其次学校管理方式的改革也刻不容缓,学生的隐私也需要被尊重。最后,乡村学校更需要教育部门提起重视,需要资金和师资力量的支持。只有这样才能拯救乡校,拯救乡村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