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解题一妙招:用“文之意象”解锁“题之意象”

作者:陈永睿 来源:《意林·作文素材》

  文题展示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2015年,屠呦呦“因为发现青蒿素——一种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生命”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消息传来后,举国欢腾,许多人赞叹这是“一个团队努力多年、经过N次失败的结果”,但也有个别人抱怨“这是集体的工作,为什么给她一个人”“×××也做了重要贡献”,一时间,“誉满天下,谤满天下”。

  这一现象引发了你哪些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可以叙见闻,述经历,谈体验,抒情感,说看法,等等。注意:①所写内容须在话题范围内。②立意自定,角度自选,题目自拟。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不少于800字。

  思路点拨

  屠呦呦获诺贝尔奖虽然已经过去了一段时间,但它带来的冲击波仍时时影响着我们。综观材料,可以从多角度立意。其中,谈团结合作,谈精英与团队的关系,是很不错的立意。

  不管写何种立意的文章,都要注意避免陷入概念化的空洞的窠臼之中,不能泛泛地“讲道理”。相当一部分同学的作文显得过于空洞,是因为没有创设意象。什么是意象?意象是指作者创造的融入作者特定情感认知的读者能够进行二次创作的具象,它通常取自大自然的借以寄托情思的物象,不同的意象代表不同的情感,也代表不同的思想,运用意象,既可以化抽象为形象,让读者对作者所描述的对象有鲜活形象的认知,又可以调动读者进行“二次创作”,达到与作者同频共振的效果。

  如何用鲜活的意象吸引读者呢?这就需要我们善于观察体悟,捕象炼意。大自然中花草树木往往与我们的心灵世界息息相通,它们在不同季节的不同形态、在不同地域的不同种类,都具有特殊意义,如植物的特征蕴含着特殊的内涵(松树代表坚韧、百合代表纯洁、菊花代表高傲、萱草代表对母亲的爱等),给我们特定的情感冲击……我们要用聪慧的眼睛去观察、亲近客观物象,并渗入我们的审美体验;还要通过我们思想情感的化合与点染,使之融入我们的人格与情趣。另外,我们还要守正出新,因意造象,既积累大量的传统意象(如月、霜、斜阳等自然意象,松、萍、杨柳等植物意象,蝉、鸿、杜鹃等动物意象,舟、灯、长亭等人造意象等),又凭借自己独特的人生经历和情感体验,对传统意象袭旧和继承,别出心裁、推陈出新地创造新意象,使看似平常的意象变得不寻常,从而将表达的意旨含蓄托出。

  那么,由屠呦呦获奖可以想到什么意象呢?

  原文呈现

  我和温暖一起回家

  □安徽省六安市叶集中学 刘宝林

  宇宙浩瀚,生活在地球家园上的万物都有它的准则、它的价值、它的令人钦佩之处,青蒿亦是如此。(由宏大到具体,貌似由远到近,实则离题较远)

  春天,你破土而出,披上一身翠绿,装点着大地,不与百花争宠,狂风暴雨的摧残,也没有褪尽你的绿,你依旧默默地展现着你的风采,为大地披上锦绣;秋天来临,你的绿衣变成黄裳,与挂着沉甸甸果实的稻穗、高粱交相辉映;冬天,虽然风刀霜剑严相逼,但你是顽强、忍耐的,将生机暂存起来,积聚能量,等待重生。(描绘青蒿在不同时令中的表现,虽然语言比较整饬,但运用的是记叙、抒情手法,且未表现出青蒿独有的品格特征。)

  有一位巾帼英雄,和具有伟大品格的你一样,她研究你几十年,面对数百个、数千个样品,不断地实验,不断地失败,每天都埋头在实验室的青蒿提取中,这一晃就是几十年,几十年的风风雨雨终究没有辜负有心人,屠呦呦与许多科学家团结合作,共同研究,苦心钻研,她从一本古代医书中找到了答案,在低温中萃取“青蒿素”取得成功,成为非洲同胞的救命恩人,为战胜疟疾带来希望,为中国乃至世界做出巨大贡献。(记叙屠呦呦提炼出青蒿素的过程,语言比较臃肿。宜根据相关目标,有选择地简洁地概述,而不是事无巨细地“胡子眉毛一把抓”)

  一株小草具有如此神奇的力量,让全世界的人为之喝彩,这是为什么?这是一种青蒿精神,也就是朴实无华、吃苦耐劳、不怕失败、团结合作的精神。(根据本文中心论点,突出“团结合作”精神即可)

  在我们的生活中,具有这种青蒿精神的人很多。NBA就是如此。一提到篮球,我们自然会想到乔丹,想到芝加哥公牛队,想到由乔丹率领的梦之队。是乔丹,创造了篮球神话,成就了时代辉煌。他的神话离不开皮蓬、罗德曼、科尔、朗利、库科奇、格兰特等队友。可以说,没有乔丹就没有芝加哥公牛队20世纪90年代的辉煌;没有乔丹与他的伙伴的团结合作,也同样不会有那个辉煌的时代。(此段主要是正面联系实际,谈发挥青蒿精神——协作精神的重要性。但叙述乔丹和其团队的故事,语言拉杂,不凝练,不集中)

  这种团结合作精神,是当今社会应该拥有的。就拿我们身边的招生大战来说吧,更是直接把我们推向市场的前列,只讲“竞争”,不讲“合作”,结果两败俱伤。可以说,我们这个时代,更需要屠呦呦们的集体合作精神。(此段是反面联系实际,说明当前发挥青蒿精神——团结合作精神的必要性,比较好)

  青蒿让我们陶醉不已,屠呦呦让我们赞叹不已,但我们更欣赏的是这种青蒿精神——团结合作精神。(此段揭示中心主旨,但语言颇似散文语言)

  诊断报告及升格建议

  这篇文章是典型的“由物及人”式的喻证式结构。作者先写青蒿的各种表现,概括出青蒿精神——团结合作精神,然后联系社会实际:从正面看,有乔丹和他的团队因为团结合作而创造辉煌;从反面看,有“招生大战”等“相互拆台”的一幕幕闹剧而两败俱伤。当然,文章显得过于平直,没有什么鲜明的特色,不能引人入胜,宜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修改。

  1.以鲜活的意象感染人。文中虽有“青蒿”这一意象,但只停留在对其表面形状的描述上,而且只一个“青蒿”意象,显得比较单薄。宜根据其“精诚协作、团结互助”的精神实质,再选择一两个与之相同的意象来表现,从而既强化这一精神内涵,又以鲜活的形象让读者过目不忘。2.以简洁的语言吸引人。原文中的问题之一,是未能将记述的语言转化为议论的语言,无论是描写青蒿的形态,还是叙述乔丹与其团队的事例,都记叙得事无巨细,没有重点,拖沓冗长。这是中学生写议论文常犯的毛病。修改的方法是,根据自己所要表现的观点,有选择、有重点地叙述其最有特点的地方,三言两语、简明扼要地概括其精神实质,从而以一当十,令人印象深刻。3.以深邃的思考启迪人。原文后半部分,由物及人,从正反两方面联想到当今需要青蒿精神的重要性、必要性,这是很好的。但作者就事论事,没有深入思考“为什么这样”“为什么不这样”。这也是中学生常犯的毛病。解决方法,或是正反对比论证,或是引用名言论证,或是进行理论分析,从而让思辨之光照亮文章。

  升格佳作

  众人划桨开大船——从屠呦呦获奖想到的

  □安徽省六安市叶集中学 刘宝林

  我们总要一边探索,一边互相呼唤,交流信息,发表文章,给编辑写信,提交论文,一有发现就大叫起来。

  ——刘易斯·托马斯(以名人名言作为题记,既高度概括主旨,又发人深省)

  青蒿·屠呦呦

  青蒿是一种特殊的植物,它相貌普通,只生长于田埂地头,房前屋后,但是,只要春风吹拂时,到处是一簇簇、一片片高昂着头颅的青蒿,它们呼朋唤友,与风和鸣,与雨对话,张扬着自己的风采。(运用简洁的语言描述青蒿的形状,而且扣住了“团结合作”这一特性)

  屠呦呦也是一个特殊的人。她和其他科技工作者一道共同攻关,终于发现了能抑制疟疾的青蒿素,挽救了上亿人的生命。在研制过程中,屠呦呦个人固然起了重大作用,但与其他科技工作者的通力合作则是其成功的基石。确实,当时523工程有六十多个科研单位、两三千人参加,她之所以获奖,正像她自己所说的:“是集体发掘中药的成功范例。”她像青蒿一样,在集体的合作中显示了自己的风姿。(由物及人,迅速过渡到屠呦呦及富有团结合作精神的屠呦呦团队,语言简明概括,中心突出,而且通过屠呦呦之口点出主旨)

  具有这种青蒿精神的人很多。NBA就是如此,乔丹和芝加哥公牛队之所以叱咤风云,固然与乔丹突出的个人能力相关,但也离不开乔丹与他的队友皮蓬、罗德曼、科尔、朗利、库科奇、格兰特等人的通力合作,正如乔丹本人所说:“一名伟大的球星最突出的能力就是让周围的队友变得更好。”可以说,要取得成功,出色的精英很重要,但亲密无间的合作更重要。(联系实际,从正面举出乔丹和他的团队的事例,语言高度凝练,“很重要……更重要……”再次强化中心主旨)

  船桨·汪洋海

  “一支竹篙耶,难渡汪洋海;众人划桨哟,开动大帆船……一加十,十加百,百加千千万;你加我,我加你,大家心相连。”这就是集体的力量。(以《众人划桨开大船》的部分歌词,从正反两面塑造新的意象“船桨”,含蓄蕴藉,引人入胜)

  回顾历史,可以发现,中国最重大的那些创新,无一不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杂交水稻的成功,固然离不开袁隆平的卓越贡献,但是也离不开全国几万名科研人员从黑龙江到海南岛在各处的试验田里长期进行的实验,离不开当时领导干部组织的协作体系。这同屠呦呦获奖一样,是集体的力量。可以说,没有集体合作,一切都是乌托邦。(再次联系实际,通过大量事例,雄辩地证明“通力合作”在祖国建设中的作用,大大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增强了说服力)

  正因为此,在当前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我们既需要出色的领头人,更需要众志成城的团结合作精神,正在建造中的航母不就是这样吗?(收回目光,进行“软着陆”)

  奇松·黄山景

  黄山奇松,盘根于石,傲然挺拔,那漫山遍野的奇松,把黄山装点得妙不可言。正因有了遍布峰林沟壑的黄山松,于是,黄山景色才壮观美丽,古人说“黄山之美始于松”,美在黄山松这种众木成林的团结精神。(展开联想,联系到与青蒿精神类似的“众木成林”的黄山松精神,使得文章意象迭出,美不胜收)

  这种团结精神,是当前社会急需拥有的。君不见,由于各种复杂原因的影响,“全国一盘棋”的大协作体系分崩离析,不同单位间相互封锁,各自为征,重复劳动,缺乏协作。特别是我们身边的招生大战,更是直接把我们推向市场的前列,只讲“竞争”,不讲“合作”,只讲“利益最大化”,不讲“双赢”,结果两败俱伤。可以说,时代呼唤屠呦呦们的集体合作精神。(从反面联系实际,论证当今社会呼唤“团结合作”的青蒿精神,使文章有了极强的针对性)

  人们在一起可以做出单独一个人所不能做出的事业;智慧+双手+力量结合在一起,几乎是万能的。

  ——韦伯斯特(以名人名言收束全文,既点明题旨,又促人反思)

  升格简评

  原作经大力改造、重新运思布局之后,显现出全新的面貌。首先,意象鲜活,令人过目难忘。无论是青蒿,还是船桨、黄山松,作者都挖掘其“通力合作、团结互助”这一共性,从而寓深刻于浅显,化枯燥为生动。其次,布局新颖,令人耳目一新。作者采取了“冰糖葫芦”式结构法运思布局,既“三位一体”,重章迭唱,又拾级而上,高潮迭起。再次,语言凝练,令人回味无穷。无论是描绘意象,叙述故事,还是引用名言,侃谈道理,语言或简明扼要,或整散相间,让读者在铿锵有力的语言中得到了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