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如何合理安排主体议论段的结构层次

作者:陈振林 来源:《意林·作文素材》

  编者按:在所有的写作素材中,热点时事素材是很重要的一种形式。然而不少同学对时事素材究竟该如何运用的问题把握不准。比如不知道它具体会以何种形式出现在作文题中,以及到底该怎样用来支撑自己的观点等。为此,我们本期特意请来著名语文教师——有“全国十佳教师”荣誉称号的陈振林老师和大家共同探讨这一问题。本刊上一期的焦点人物榜栏目刊登过一篇《“北大虎妈”:惊人作息表让9岁孩子每天学18小时》的时事素材,这期,陈老师根据这篇时事素材编写了一道作文题,手把手教大家如何将时事素材运用到议论文当中去。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文题展示

  请根据以下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最近,朋友圈里一张“小P孩作息时间表”引发了热议,按照这张作息时间表,“小P孩”每天从5点起床,一直要各种学习到23点才能睡觉。

  每天学18个小时,内容除了周一到周五学校正常的课程外,还安排了古文、钢琴、围棋、毛笔书法、奥数、跆拳道、游泳、英语、拉丁舞9种课外学习。据报道,“小P孩”的家长刘女士是北大毕业,现年30岁。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议论文。要求:(1)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2)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3)不得少于800字。

  思路点拨

  材料中“小P孩作息时间表”隐藏着一个值得争论的问题:怎样恰当地教育孩子?

  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立意。

  一、让孩子自由地成长。学生的这种立意会多一些。父母生下了孩子,怀着责任心自然希望他们未来幸福、健康、强壮、有能力。这份期望推动父母对孩子施加影响。但这种严格甚至显得严酷的作息时间表,就真的能让孩子更优秀吗?不一定。我们应该以更尊重的方式去教育孩子,应该让孩子自由地成长,也许更健康,也许让孩子更优秀。

  二、要想取得成功,必须付出艰辛。像北大虎妈这样的家长并不鲜见。她代表了一些有责任心、受过高等教育、有时间陪娃、有一定经济基础的父母,他们怀着帮助孩子有更好发展的美好期望,向一条培养学霸的路径前行。所以,要想最终取得成功,就必须付出艰辛。

  原文展现教育中的尊重

  (题目包含信息过大,应该修改,切入点应该小一些。)

  □湖北省监利县第一中学高一(19)班 廖雨怡

  如果我听到有哪个小孩会舞蹈、钢琴、书法等九种才能,我会惊叹,然后是悲哀。

  最近,有一张“小P孩作息时间表”引发了热议,正如我上面所说,他有九种课外学习,每天学18个小时,5点起床,11点睡觉。更让我惊讶的是他的母亲刘女士是北大毕业的。(这两段引入,不错,但接下来的段落应该是揭示中心论点了。)

  谈起北大会想起什么?知识渊博?地位高?但,刘女士这样教育孩子真的好吗?不让孩子自然成长,拔苗助长,这个“拔”真的起作用了吗?(这一段应该亮出自己的观点。)

  在我看来,“才”在精而不在多。就钢琴王子郎朗而言,他从小每天练钢琴十几个小时,十几年来才取得现在的成就,为人所敬佩,而小P孩能样样都做到“精”吗?不能,或许刘女士是想以自己从小被教育的方式去教育孩子,希望他和自己一样成功。但真正的成功只止于成绩吗?一个在社会成功的人,需要的还有人际关系,对环境的适应,而这些不是琴棋书画能解决的。(举出了郎朗的例子,对比论证。但没有完全展开。)

  教育孩子,更应该给孩子一些尊重。将小P孩与同龄孩子相比,他们在干什么?可能有的孩子在玩电脑、玩游戏、相互打闹嬉戏。我不能说这是正确的,但玩是孩子的天性。小学生不该有太大的压力,更应该去培养他们的兴趣,至少我就是这样,小时候做完作业就去玩,喜欢美术就报了美术班,是心甘情愿去的,我也曾问我的父亲:“为什么不让我和其他孩子一样去上培训班?”他说:“强迫你有用吗?还不如让你去做你喜欢的事。”我很庆幸,他尊重了我的选择。

  雨燕的父母懂得关心孩子,就要让小燕学会飞翔。如果只是关在家中溺爱,可能会让小燕无缘蓝天。有一种热带观赏鱼,在小鱼缸里不管养多长时间,也只能长到3寸来长。然而,将这种鱼放到大水池中,两个月就可以长到一尺长。(这两段是主体段落,有论据有论证,但没有层次,应该调整相关句子的语序。)

  受到尊重的孩子,路走得更远。

  每个家长都希望孩子幸福、快乐,可是他们都会以“为你好”的名义去约束孩子,让他们成为自己心中的模样。刘女士安排的课程也许都是好的,但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些难道都是小P孩自愿的吗?路是他自己要走的,家长做的只能是引导,是尊重而不是强势干预。

  作家龙应台有一句话:“从妈妈的角度看孩子的世界,不难;难得的是妈妈会蹲下来,保持和孩子一样的高度看世界——我们是一样的生命,我们彼此尊重,我们一起成长。”刘女士,你能蹲下吗?

  正视我们的爱,莫让“爱”成为禁锢孩子自由成长的利器!教育孩子,更应该尊重孩子!(结尾两段,扣住了中心,但不够简洁。)

  升格建议

  全文立意不错,扣住了教育孩子要尊重孩子的观点。开头的引入和结尾的扣题也还行,但细看主体议论段落,有论据,也有论证过程,却显得有些杂乱。其中的两个分论点“教育孩子,更应该给孩子一些尊重”“受到尊重的孩子,路走得更远”,与论据有些脱节。另外,作为论据,还是少了些力度,可以适当补充一些素材,更有说服力。

  升格佳作

  孩子教育要多一些尊重

  (作文题目切入点小了,写作入手也轻松。)

  □湖北省监利县第一中学高一(19)班 廖雨怡

  如果我听到有哪个小孩会舞蹈、钢琴、书法等九种才能,我会惊叹,然后是悲哀。

  最近,有一张“小P孩作息时间表”引发了热议,他有九种课外学习,每天学18个小时,5点起床,11点睡觉。我觉得更惊讶了。

  教育孩子,应该给孩子多一些尊重。(直接亮明观点)尊重孩子,其实是尊重教育规律,给孩子更多的自由。(阐释观点)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真正成功的教育,是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材料句,证明观点正确。)儿童教育家孙云晓曾阐述了儿童教育的使命感——发现儿童、解放儿童和发展儿童。他认为,儿童成长需要爱,但比爱更为重要的是自由,没有自由的生命会窒息。(又一材料句,证明观点正确。)比尔·盖茨,曾在哈佛大学就读,应该说是很好的教育环境了,但是,他觉得不适合自己,他想要自己的自由,他毅然退学,创建微软公司,成为世界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其实,孩子的才能是自然生成、自主发展的,无论知识技能学习的构建,还是品性养成的教育,都如此。而且这种自我教育是动态的、可持续的。(分析句,紧扣主题,结合选材,对事实进行切中肯綮的剖析。)教育孩子,给孩子多一些尊重,其实给了孩子更宽广的成长空间。(结论句,回应段首观点句。)

  教育孩子,应该尊重孩子的爱好。每个家长都希望孩子幸福、快乐,但是反过来他们却都会以 “为你好”的名义去约束孩子,让他们以家长的意志为目标,觉得这样做孩子就会幸福快乐,刘女士也是这样想的吧。刘女士安排的课程也许都是好的,但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些难道都是小P孩自愿的吗?路是孩子自己去走,家长只能做的是引导,是尊重而不是强势干预。小学生不该有太大的压力,更应该去培养他们的兴趣,喜欢音乐就报音乐班,喜欢美术就美术班,是心甘情愿去的。只报了美术班的我曾问父亲:“为什么不让我和其他孩子一样去多上几个培训班?”他说:“强迫你有用吗?还不如让你去做你喜欢的事。”我很庆幸,他尊重了我的选择。(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来谈)

  给孩子多一些尊重,就要善于引导他的兴趣,这样孩子的路才会走得更远。雨燕的父母懂得关心孩子,就要让小燕学会飞翔。如果只是关在家中溺爱,可能会让小燕无缘蓝天。有一种热带观赏鱼,在小鱼缸里不管养多长时间,也只能长到3寸来长。然而,将这种鱼放到大水池中,两个月就可以长到一尺长。在我看来,“才”在精而不在多。就钢琴王子郎朗而言,他从小每天练钢琴十几个小时,十几年来才取得现在的成就,为人所敬佩,而小P孩能样样都做到“精”吗?不能,或许刘女士是想以自己从小被教育的方式去教育孩子,希望他和自己一样成功。但真正的成功只止于成绩吗?一个在社会成功的人,需要的还有人际关系,对环境的适应,而这些不是琴棋书画能解决的。(这是第二个分论点,段落层次也按上一分论点的格式适当调整。)

  作家龙应台有一句话:“从妈妈的角度看孩子的世界,不难;难得的是妈妈会蹲下来,保持和孩子一样的高度看世界——我们是一样的生命,我们彼此尊重,我们一起成长。”刘女士,你能蹲下吗?

  泰戈尔在一首小诗中写道:花儿为什么谢了呢?我的热恋的爱把它紧压在我的心上,因此花谢了。琴弦为什么断了呢?我弹了一个它力不能胜的音节,因此琴弦断了。(引入泰戈尔的诗句,点明给孩子太多干预的后果是不能承受,更有说服力。)

  正视我们的爱,莫让“爱”成为禁锢孩子自由成长的利器!教育孩子,更应该尊重孩子!(结尾,简洁有力。)

  升格启示

  全文紧扣中心,合理展开议论。重点对主体议论段落的结构层次进行了调整。一个标准的议论段,应该功能俱全,层次清晰,具体说来包括以下五个方面:(1)观点句(一般在段首提出,准确鲜明);(2)阐释句(紧跟观点句,力求清晰简洁易懂;(3)材料句(紧接阐释句,举事实论证,叙述讲究简明扼要,选材角度准确);(4)分析句(紧扣主题,结合选材,对事实进行切中肯綮的剖析);(5)结论句(联系实际,适当延伸,回应段首观点句)。升格之后的作文,丰富了作文论据,主体段落议论层次清晰,论证有力,增色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