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梦想,让北大考试院院长都尴尬了”

作者:李凤成 来源:《意林·作文素材》

  一、热点聚焦

  “他(她)们看上去太完美了,似乎看不出有任何缺点,他(她)们看起来也太像了,就像是一个模具打造出来的一组‘家具’一样……”2016年8月15日,《中国青年报》刊发的北大考试研究院院长秦春华的这篇文章引发了网络热议。缘由是在这篇文章当中,秦春华院长以“家具”来形容今年上半年他在上海招生面试时所遇到的学生,在文章持续引发关注与议论的同时,秦春华和中国教育现状也被推到了公众面前。对于秦春华文章中的观点,一部分人表示赞同,认为中国教育泯灭天性,积弊良多;不赞成的人则认为:成年人尚且不能完全了解自己,何况未成年人。也有一些网友表示,“模具不是我们定的,是你们。我们也是受害者,名校也该反思自己选拔学生的方式”。

  二、素材扫描

  No.1 面试现场

  今年上半年,我去上海面试学生。学生们做了非常认真的准备,一个个光鲜亮丽,就像他(她)们提供的申请材料一样。无一例外,每个学生都是学习成绩优异——至少位于年级前5%;艺术特长突出——至少会一种乐器;获得过各级科技创新奖励——至少是市级二等奖;热心公益事业——至少去敬老院给老人洗过一次脚;等等。在慨叹上海学生综合素质高的同时,我也隐隐地有一丝遗憾:他(她)们看上去太完美了,似乎看不出有任何缺点;他(她)们看起来也太像了,就像是一个模具打造出来的一组“家具”一样。

  包括他(她)们在面试中的表现也很相像。一个个正襟危坐,面带微笑而不露齿;说话时吐字清晰,抑扬顿挫,仿佛在深情地朗诵一首诗。一个学生上来就说“子曰……”,我打断他,问他叫什么名字,他告诉我之后,接着说“子曰”,我再次打断他,告诉他我不关心子怎么曰,我关心的是你想说什么。他涨红了脸,一句话也说不上来。还有一个学生自信满满地坐在我面前,等着我问各种可能的问题,仿佛一切尽在掌握之中。我说,我没有什么问题问你,你有什么问题要问我吗?她完全没有料到我会提出这种问题,顿时惊慌失措,张口结舌,几乎要哭了出来。当被问到希望自己未来成为什么样的人时,那些学霸竟没有一个人能回答上来,令人吃惊;和上哪所学校,考多少分相比,知道自己未来将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是更为重要和根本的目标。——秦春华

  【考场速用】跟考多少分,上哪所学校相比,作为学生的我们,确实应该经常想想自己想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在现在教育的大环境下,我们更要主动去打破自己的固化思维,保持自己的个性不被同化,这样才不至于成为“家具”学生。

  适用话题 自主思维;人生目标;个性

  No.2 “家具”学生

  “家具”学生的出现是一个教育问题,但又不完全是一个教育问题。这个问题和学校有关系,但更重要的是在家长。如果按照同一种模式和标准去打造一个好学生的形象,出来的必然是模式化的学生。不仅学生需要知道自己未来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每一个人,包括成年人自己,都需要扪心自问:你未来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你是在做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吗?

  “家具”学生是一个世界性的教育问题,不只是中国,国外也一样。哈佛、麻省理工、斯坦福里就有不少“失去灵魂”的优秀学生,也就是耶鲁大学教授威廉·德雷谢维奇所称的“优秀的绵羊”。如何尽可能少地挑选出“绵羊”,如何让“绵羊”重新变成“狮子”,是当代本科招生和教育面临的重要挑战。——秦春华

  【考场速用】“认识你自己”原是铭刻在希腊德尔斐神庙上的一句箴言。这句箴言被苏格拉底发现后,被其推崇不已。事实也正如这句箴言,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教育的真正使命也正是大教育家孔子所说的“因材施教”。“家具学生”像极了工业化生产中流水线上整齐划一、并无二致的产品,应该说这样的教育是失败的,是违背教育的本质的,也是对学生的人生的不负责任。

  适用话题 个性;自省;教育模式化

  No3 面试不按套路是刺激学生真实状态

  面试者不希望学生们表现出来的都是被培训、被包装后的姿态,所以会采用一些方式去刺激他们真实的状态。但这不是面试核心的内容,更核心的还是要考查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

  让学生向面试者提问,除了考查临场反应能力之外,更主要是要看学生的思维能力。其实从提问题的角度和深度,更能够考查学生对事物的看法和观点,所提出的问题,本身就隐含着兴趣和好奇心。所以从提问的质量上,就可以一定程度上观测出学生的洞察力。但是这种面试方式不会重复出现,每次面试一定都会有变化。那些针对于北大的面试秘籍、应对措施,是不会产生作用的。——秦春华

  【考场速用】高质量的“面试”讲求“心能合一”。所谓“心能合一”是指面试能测出对象的精神修养状况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状况。循规蹈矩的面试胶柱鼓瑟,学生大可以有针对性地提前准备一番,这样子的面试实际上已沦落为“花拳绣腿”,就不能实现甄别真正的人才的目的。不按套路出题就有效化解了“有心机的准备”的弊端,就能“当面锣、对面鼓”地看面试对象的临场反应能力和思维能力。

  适用话题 本真;创新;面试;提问;思维

  No4 想了解自己喜欢什么?先列一个负面清单

  一般来说,大凡优秀的人,做任何事的结果都不会太差,真正困难的是要辨别这件事是不是你真正喜欢的事情。判断是真喜欢还是假喜欢的方法很简单,就是看你是否为之痴迷,是否能够心甘情愿不计功利地为之付出时间和精力并始终坚持。真的痴迷是一种相思之态,白天想,夜里想,连做梦也在想,想到他(她)就情不自禁地笑起来,见到任何东西都会想起他(她),和别人说话的内容也全都是他(她),为之兴奋,为之发狂,甚至为之疯魔。那是一种沉浸在幸福中的状态。“不疯魔不成活”,如果达不到这种状态,就算不上痴迷,也就不是真正的兴趣所在。

  每一个学生,无论课业有多么繁重,每天一定要抽出一点儿时间来独处,给自己的心灵留出一点儿温柔的空间,在完全放松的状态下,听听内心深处的渴望。有时候,也可以拿出一张白纸,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无论这些想法看上去多么幼稚,多么可笑,甚至骇人听闻都没关系,反正这是写给自己看的,与他人无关。——秦春华

  【考场速用】孔子在《论语·雍也》中写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有力地说明了“兴趣”在多种学习心理中是最重要的,是无可替代的。兴趣是一个人最好的老师,学生若能找到自己真正的兴趣,人生就可能自此不同,最终做出一番极大的成就。“兴趣”能带领人们走向人生“高地”,作为一个学生,每天抽出一点时间独处,在完全放松的状态下,倾听自己内心深处的渴望,又何妨呢?

  适用话题 兴趣;失败;独处

  No.5 教育改革

  目前单纯以高考分数作为唯一录取依据来录取学生的制度,本身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学生能否被录取,实际上只取决于一两分之差,这就要求他们在考试上不允许出错。但实际上,谁能保证自己永不出错呢?我们都是在按统一的标准,把学生们选进北大清华,但更有创造力的学生可能无法在高考这样的竞争中胜出。在这样的情况下进入高校之后,再去挖掘学生的特长、激发潜力,就会变得非常困难,因为长期的重复性训练已经使他们的个性泯灭和退化了。除了在考试中取得更高的成绩,他们不知道生活中还有哪些有价值好玩的事情。因此,只有让每一个人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才能以无数个体的千变万化去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千变万化,单一的教育解决不了这个问题。——秦春华

  【考场速用】有人说在目前的体制下,“高考”是选拔人才的相对公平的做法,这种说法在一定程度上是正确的。但总是固守这种想法,紧盯学生的“分数”,不思改革,则无异于“刻舟求剑”。“唯分数论”实际上是一种落后的选拔人才的思想,那些单纯的数据无法让选拔者发现学生的特色。“教育要改革”不能只停留在“嘴皮上”,要切实行动起来,一方面要靠自身的探索,另一方面可以借鉴他国的有益的做法。总的一个改革方向应是对学生施行个性化培养。

  适用话题 教育改革;唯分数论;探索;综合评价

  五、时文凝眸

  教育是根雕艺术,不是泥塑艺术

  □王 营

  一位儿童教育专家这样说过:“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因为我们总希望他和别人一样,所以平庸就产生了……”

  应当承认,上海在推进素质教育方面走在了全国的前列,他们培养的学生曾在国际比赛中拿过不少大奖。然而,恰恰是这些高素质的学生却被作者比喻为“一个模具打造出来的一组‘家具’”,这不能不引起我们对当下教育培养模式的一些反思。

  教育——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不应过早地把目标锁定在上清华、考名校上,而是要及早发现孩子独一无二的特性,然后按照自然的法则,让其在青少年时期,学习发展这一个性所需要的文化科学知识和做人做事的道理,最终使其成为个性鲜明、有创造力的人,成为一个真正的自己。但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中,许多人往往忽视这一点。看到人家的孩子学钢琴,也让自己的孩子去学;看到人家的孩子练书法、学美术,也让自己的孩子去练,人云亦云,攀比跟风。学校教育也存在这样的倾向,用相同的教学内容、统一的教学进度要求所有学生。

  泰安市家庭教育专家刘伯伟先生教育孩子的经历可能值得分享一下。他儿子从小喜欢推理,喜欢思考,刘先生就注重发展他这方面的特长,日常生活中直接称呼他为“科学家”。受这一理想鼓舞,儿子从小学到中学、大学,理科成绩一直很优秀,现在美国维克森林大学攻读理论物理学博士,他的奋斗目标就是将来成为一名真正的科学家。人生是一段发现自我的旅程,路要靠孩子自己一步一步走出来。孩子认识到自己未来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就像是远方的一座灯塔,能够不断照亮前进的道路。

  有一位教育专家说过:“教育是根雕艺术,不是泥塑艺术”。“根雕”就是按照树根本来的样子,经过艺术家的精雕细刻,使其成为独一无二的精美艺术品;“泥塑”则不然,是按照预先设定好的模式,塑造出一批和原型一模一样的艺术形象。教育不能成为“泥塑”,否则我们的家庭和学校就成了生产标准件的加工厂,这是孩子的悲哀,也是教育的悲哀。

  当然对于学生自己而言,也要清楚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么,要对自己的人生有一定的设定,即使没有细致的规划,也应该有初步的目标,否则就会沦为学习的傀儡,被“泥塑”也就成为了必然。

  (选自2016.8.19“中国教育之声·蒲公英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