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副校长引爆教育热潮:送孩子回农村去

作者:未知 来源:《意林·作文素材》

  时事引读>>·原创·

  2016年11月,一条“清华大学副校长施一公送龙凤胎儿女回老家体验生活”的消息在朋友圈热传。施一公是鼎鼎大名的科学家,当年放弃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终身教授的职务和待遇,回到清华大学任教,一手带动清华乃至国内生物学的发展,令人刮目相看。2015年6月,他将当时10岁的龙凤胎儿女带到家乡河南驻马店的一所农村留守小学,和那里的小学生一起吃住、接受教育,想让孩子吃点苦,体验生活,不忘本。消息传开,不少正愁教子无法的家长纷纷效仿,送自己的孩子去农村进行吃苦锻炼。但效仿的效果不一,有的表示十分有效,有的则表示,农村的亲戚太过宠孩子,导致原本在城里养成的好习惯也没有了。

  素材聚焦 锻炼孩子忌形式主义

  家住西城的刘女士在国庆假期前夕就把自己的孩子送去了福建三明农村的亲戚家。“我觉得那样的环境最适合孩子,能体验比较纯粹的乡村生活,空气又清新。”刘女士说,一定要让孩子吃苦磨意志。刘女士回北京前再三叮嘱亲戚要让孩子跟大人同吃住,同劳动,但效果究竟如何呢?刘女士坦言打了折扣:“亲戚有些宠孩子,会转两个小时车去县城给孩子买零食,平时就让他在院子里逗鸡逗鸭,玩儿个乐。”2016年夏天送孩子回湖南老家体验生活的孙先生也感觉效果并不理想:“老家饮食习惯跟北京不一样,太辣,孩子没多久就病了。我们原来教了孩子不少英语单词,也都荒废了。”对此,教育学博士侯正方说:“家长希望孩子能在相对艰苦的环境中磨炼意志,这本身没有错。但锻炼孩子不一定非得去农村,更不能搞成形式主义。每个孩子的成长都有适合他的环境,去农村并不一定是他磨砺意志的唯一选项。”

  【考场仿真试题】对于“效法名人送孩子到农村接受吃苦锻炼”的做法,你有何看法?写一则150字的微评论。

  【范文示例】家長让孩子学会吃苦磨炼意志的意愿无可厚非,毕竟温室里长不出参天大树,安逸中少有傲骨伟男,但吃苦锻炼不一定非得搞得像个仪式,太注重形式就可能忘掉初衷。况且,磨炼意志是孩子一生的事,送孩子到农村这样一时心血来潮的做法并不可取。在日常生活中为孩子创造锻炼的环境和机会,培养孩子勤俭节约的习惯、坚强无畏的品格,才是正确的选择。

  其他适用话题 盲目效仿;教子;吃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