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词:无用之用有大用

作者:彭敏 来源:《意林·作文素材》

  【适用话题】古典诗词 无用与有用 物质与精神

  央视与国家语委、共青团中央共同举办的《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春节期间强势回归,在社会上掀起一股不小的古典诗词热。我作为第一场、第七场、第八场的擂主,又成了大家眼中的“背诗机”。

  我从小学六年级开始喜欢古诗词,渐渐走上“文艺青年”的不归路。在拿下《中国成语大会》总冠军以及这次在《中国诗词大会》崭露头角前,我曾意识到古典文学的“边缘”地位,甚至常常感觉人生被诗歌这个爱好所拖累。直到2013年参加河北卫视《中华好诗词》,才有了些成就感,后来又参加过七八个类似节目,尝到文学爱好的甜头,也有了用武之地。

  我也注意到网络上有一些对此类电视节目的质疑。有人说:“不就是考死记硬背吗,这对我们沉下心来传播传统文化到底有什么用?”有人说,英国人读莎士比亚的也少了。中外有相似之处——高雅艺术在当代社会的传播中会遇到困境。物质化的日常生活,总让人觉得诗歌特别是古典文学有些“虚头巴脑”。但在文化繁荣的背景下,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倾斜和权威主流媒体的推重,整个社会重视传统文化的现象回流,人们的“文学无用感”在减少,对中国文化的敬畏之心在增强,学文学、爱文学的人和古典文学本身的地位都得到提升,其传播也就水到渠成。

  一个爱好文学的民族同不爱好文学的民族是有明显差别的,就像一个饱读诗书但不够富有的人和富有但缺少文学修养的人站在一起,他们所体现出的风貌、气质完全不同。诗歌可以重塑国民性格和灵魂气质,这就是“无用之用有大用”。

  对青少年来说,诗词是弘扬传统更好的媒介,它不同于大部头的经典文献,没有说教意味,更容易提升人们的审美,浸染灵魂。

  最近看到北大校友朱华颖诗集《最远的远方》中说,“诗歌并没有走向没落而是必将复兴”。在我看来,诗歌并没有没落、萧瑟、凋零。这几年随着微信平台盛极一时,像余秀华这样有着特殊身份的诗人向大众输出了一批接地气的诗歌,又推动了诗歌熱。“为你读诗”“读首诗再睡觉”“诗刊社”等微信平台,都拥有庞大的粉丝群。这些现象带来的并不是诗歌虚假繁荣和无效繁荣。

  前些年,正是易中天、于丹等人的通俗讲解带火了《三国演义》和《论语》。诗歌同样如此,在持续传播的过程中,还缺少代表性的灵魂人物。社会上需要有一批传播诗歌的佼佼者和权威的学者。

  我内心也存疑,这股传统文化热能持续多久?毕竟我们的民族性格中还有太多重实用的成分。如果电视台不再播放诗词大会这样的文化节目,这股热也可能就过去了。单纯谈古文字,对现代人来说仍有隐蔽之处和难度障碍,在大都市的繁忙生活中,古典与现代对接需要综合的方式。如果用功用主义心态看,诗歌还是无用,但心中装着成百上千首古代诗词、散文的人,审视世界和看待生活的方式就不再单一。

  【素材分析】社会的进步,有时候让人迷惘,但又有多少人能清醒认识到,这种迷惘跟传统文化的割裂有关呢?多些古典诗词的熏陶,不仅能让我们从古人的智慧中汲取营养,在这个浮躁的时代获得更多的幸福感,而且能帮助我们涵养民族气质,孕育民族品格,成为温文尔雅的“文化人”,而“文化人”正是未来社会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无用”的诗词产生的这种价值,远非钞票所能及。

  (特约教师 严晓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