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兴辽远 宁安天下

作者:戴宇潇 来源:《意林·作文素材》

  龙兴辽远,宁安天下。三百岁月,思绪翻飞。

  ——忆仲夏学游于沈水之畔

  盛夏的躁动中,学海的苦涩未过,闲适的甜美未到之际。余,一弱冠书生,自那西北边陲,带着虔诚的心,向着那片土地前行——且行且歌,那是一个王朝的龙兴之地;且行且歌,那里见证了一个民族的兴衰荣辱;且行且歌,那沈水之畔,长白以西,便是盛京所在。

  如朝圣麦加或恒河的芸芸僧侣般,一步一步走在大理石上,青涩的质地间却夹带些许兴衰的厚重。夾道的神兽在松的海洋中,掩映不知真面目。松林之间,依稀见得红砖黄瓦的格调,从不知名的远方扑来……在那个逝去王朝的皇陵间,不知所以——悲哀,哀痛,痛恨,恨难禁兮仰天悲!

  在复杂的情感间,暂时忘却对那个“清”的偏见,徜徉在松林蝉鸣中,只见中国式的关楼,配殿,雕栏画栋,典雅雍容;在中轴线的尽头,画壁赫然耸立。其后埋葬着的人,真的留名青史,万古传颂?站在巨大的封土堆前,一切昔梦已不知去向。在中原的建筑风格中,难掩马背民族的本质。爱新觉罗·皇太极,与他的父亲、他的儿子联手终结了汉民族最后的王朝,建立了三百年国祚,万世传功乎?然则,马背上的他们,三百年间也从未变过哪怕一点,直到在“天朝上国”的美梦中腐烂生锈——当然,这只是后话,只是余之感慨……在这记载着旧国遗梦的乾陵前,余静静走过。

  现代化满满的交通工具——大巴车,实在无法与窗外秀美绮丽的山河景致所比较,在那单纯无瑕疵的绿中,看到生机勃勃,看到八百里平川间跳跃奔腾的力量……愉快笑着的余,后悔瞥见那路碑上的四个字——赫图阿拉。是的,赫图阿拉,努尔哈赤,一个将军,一个人臣,一个阴谋家,一个背叛者。在中华帝国内忧外患的十七世纪,曾被明人轻蔑地称为“野猪皮”的他,在这白山黑水间的赫图阿拉,举起反抗大明的旗帜,在弓马环绕中,杀向中原,历经无数战事,将垂暮帝国的北方边界逼至宁远城下。那一天,当八旗铁骑兵临明帝国最后的防线时,他也许笑着回忆着自己的经历:年少轻狂,铁骑呼啸;请战朝鲜,远征海西;平女真,破蒙古,萨尔浒前,沈阳城下……努尔哈赤,你是否能猜到:若干岁月飘然,八旗铁骑虽夺得这天下,却输掉了中华于世界雄风;虽挥舞着铁血的马刀,砍去王朝兴替,却不敌英伦的炮火,失去民族的尊严……往事匆匆,余与他,均无言以对……

  千变万化之间,是非难辨哉,转眼便到了千山。千山,这座海拔数百米的小山,地处辽阔无垠的东北大平原,却显得高耸挺拔,山间的郁郁葱葱,泉水长流更是引得道士文人纷纷前来,留下诗歌辞赋,在秀丽间添了文雅和淡然。但这个本应属于江南柔弱之景的千山却突兀地出现在金戈铁马的东北大地,在你来我往的交战与厮杀中,在东瀛人中几番易手的辽东之地,千山是那么违和,如同被浸泡在血泊中的美味佳肴,在诱人的香味中隐隐渗透着血腥之气……

  龙兴之地,三百年间风雨兴替,多少往事如烟,那个金戈铁马的岁月,已入渔樵闲话。回首往昔,余非只为感时伤怀。而是为了向这片土地上为了“中国梦”奋斗的龙之子们呼吁:在过往岁月中寻求前行的力量,让这片土地日新月异,迸发出希望,带着希望,且行且歌!

  (指导教师 李静)

  点评

  文章开头作者便采用文言风格的笔调和充满历史气息的笔触,将读者一下子带入他所游历的盛京之地(即今天的辽宁沈阳)。看到眼前的皇陵、画壁与封土堆,开始追忆大清帝国的兴衰荣辱,努尔哈赤崛起与谢幕的场景清晰浮现在读者面前;在挺拔秀丽的千山之景中点明了当下的我们要带着希望不断前行的主旨,笔力雄浑,气势恢宏,意境悠远。

上一篇:微写作     下一篇: 致树洞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