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学少年李红豪骑行记

作者:邓郁 来源:《意林少年版》

  6年前,还在武汉华师一附念高二的李红豪在作文里写下了对老师“一言堂”的不满,没料想,这篇作文就此改变了他的命运。学校让他停课反思:思想没有改变,不许进教室上课。

  李红豪出版过小说,凭借微信公众号和网站签约作者资质,已经能挣到足够的生活费用。“可以自食其力,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这就是我想要的生活。”于是2013年5月起,他骑着朋友送的山地车,开始另一段旅程:骑行中国。

  一年半里,他骑过华东、华南,也在西南和华北试过搭车。在路上,他每个月的花费不会超过600元。钱主要花在吃饭上,超过10元一顿,就得仔细掂量。除了偶尔住青旅,大部分时间他是个忠实的沙发客,“提前联系各地的沙主就好”。

  也会有连沙发都没得睡的时候。从宁波出发骑了一整天,踏上舟山本岛时,他兜里就剩50元钱。李红豪觉得:揣着这些钱在舟山玩一两天,足够。“流浪”到东港的一家酒店门口,他迈进酒店拐弯的头一家派出所求助,值班警察没同意。“我一天没休息了,只要躺两个小时,早起看日出便好。”警察愣了愣,同意了。清晨还指给他洗手间位置:洗把脸赶紧看日出去吧。

  在上海外滩,有个1989年出生的男人留下遗书和身份证,就在李红豪视线十几米外跳江。在江南,一位同性恋姑娘跟他讲述女友精神崩溃的故事。在扬州,他偶遇“追风筝的人”扎西顿珠。藏族青年扎西的父亲一心希望儿子考公务员,儿子却有颗向往自由的心。少年时,扎西翻过山头追一只风筝,回来却被恼怒的父亲撕成碎片。伤心的扎西于是离家出走,先后在尼泊尔和印度闯荡。

  “认识他们,便看见一种从没见过的生活形态,每一种形态都远比我们被安排好的那条路精彩。”

  在李红豪的博客下面,有人劝他“勿流入愤世嫉俗之流”以及应该先读个学校深造,储备能量再尝试去改变它。

  骑行路上他也去过十几所高校,参加过男生的睡前卧谈。他并没觉得高校适合他,于是他决定继续骑行下去。

  山地车上的码表提示,李红豪的骑行旅程已经突破了9000公里。今年他倒想暂缓一下。春节前,因为几篇通俗化的历史解读文章反响不错,《今日头条》编辑找到他,加入该平台“千人万元”计划:每月写满10篇保证水准的文章,可以获得1万元报酬。于是他打算暂且在家,好好地完成与网站的合作,攒些钱,争取明年骑行日本——为此他已经开始学习日语,看动漫。

  这是他到目前最为稳定、收入最有保障的一份工作。他对挣钱的唯一要求是:不要太多限制。最好是能“站着”把钱挣了。

  “车轮走哪儿我走哪儿。”他从不想太远。

  潘烨摘自《科教新报》

上一篇:宋仲基:从花美男到铁骨硬汉     下一篇: 小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