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欧元打动余秋雨

作者:石薇辰 来源:《意林原创版·讲述》

  近日,在英国《每日邮报》看到一个新鲜词“Digital Will”(网络遗嘱),这个话题应当从每天的生活讲起……

  每当清晨,还未迎接第一缕阳光,就已迎来第一条微信。早餐时间,一只手握咖啡杯,另一只手已刷上朋友圈。上班路上,查查余额宝或是理财通的最新收益。打开电脑,先把企鹅唤醒。启动邮箱,客户、领导、同事等各种亟待处理的信息汹涌而来。闲暇时逛逛淘宝、天猫,人家亲啊亲地叫着,就包揽了我们的柴米油盐、冠袍带履。BLOG荒芜了有些日子了,但偶尔还是要上微博刷刷存在感。外出游玩,若是不拍点儿小清新、小LOMO范儿的旅行记忆分享出来,就跟没去过似的。你想,或者不想,这日常的一切已经构建成一笔不小的“网络资产”。常言道,人有旦夕祸福,你是否想过,如果有一天,你悄然离去,这笔资产将何去何从?

  先不要呸呸呸,在埃博拉病毒肆虐、爆恐事件频发、直男都成癌的当下,未雨绸缪一下总是没错的。这些年看到的新闻还少吗?美军阵亡士兵父母欲找回儿子雅虎邮箱密码遭拒;苹果拒绝解锁父母的iPad遗物;美夫妇欲进入自杀身亡儿子的Facebook主页被拒;妻子想要从离世丈夫账户里找回恋爱照片,腾讯告知QQ不能继承;还有那些存了钱在支付宝或是购物网站的人,若是不曾告知别人账号和密码,一旦离世,白花花的银子除了石沉大海,还有什么线索可追溯呢?或许有人会骂这些网站不近人情,但转念一想,如果你恰巧在账户里放了点儿连最亲密的人也不适宜分享的内容(谁还没点儿小秘密),黄泉路上,你还得感谢人家帮你捂紧了隐私。网络资产是个敏感又复杂的话题,它涵盖了你在线上世界所构建的一切社会关系,不仅仅包括money,也包括个人价值和情感价值。所以说,拟定一份“网络遗嘱”还是很有必要的,你可以决定哪些账户或者信息应当被保存和转交,哪些则需要陪你长眠于地下。

  美国政府特地发表博文探讨此事并给出了指导性建议。拟定“网络遗嘱”,你可以这样做:第一,指定一个可信赖的,有能力保护你隐私不外泄的网络遗嘱执行人,签署一份正式的协议,写清楚你希望自己的各个网络账户和资料需要怎么处理;第二,和你的律师一起完成“网络遗嘱”的拟定。尽管美国多个州已经多次探讨和呼吁,但直到近日,特拉华州才颁布全美第一部较为完善的关于“网络遗产”的新法律,准许在自然人死亡或丧失行为能力后,由遗嘱执行人接手被继承人的数字账户或数字资产。所以,尽管目前还没有成为主流,但已经有人选择在律师的见证下,把尚未正式受法律保护的“网络遗产”归属写到受保护的正式遗嘱中去;第三,一些专业网站可以提供“网络遗产”托管服务。用户可把数字财产的信息存进加密的保护空间,并指定这些信息的继承者。

  当用户遭遇不测,继承者可通过一系列验证激活此加密空间,获得相关信息和数据。比较知名的有Password Box(密码箱)公司的 Legacy Locker(遗产锁)服务,注册用户可免费保存25个账户密码,额外的每年收费12美元。还有Secure Safe(确保安全)公司,比Legacy Locker还多一项文件存储服务,根据需要保存的账户密码数量和文件大小不同,从而收费不同。

  当然了,如果你的心已经大到隐私神马的皆无所谓(都读到这里了,你确认无所谓?),或者是你的亲戚朋友里有当代福尔摩斯,早已get了破译密码,以及从银行交易流水、手机短信、邮箱信件等蛛丝马迹中推理出你网络资产信息的技能,那么你完全可以忽略此文。

上一篇:有护栏和没护栏的桥     下一篇: 最漂亮的皇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