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娘的逆袭

作者:刘同 来源:《意林原创版·讲述》

  我知道娘娘的时候是大一,认识娘娘的时候是大二,关系好起来是大三,大四算是成了人生当中的好朋友,至今。

  娘娘本名并不叫娘娘,她被周围人称呼为娘娘的时候,《甄嬛传》还没播出。

  娘娘是中专生,很小的时候爸爸因癌症去世,妈妈一个人带着她,很辛苦。为了给妈妈减轻负担,娘娘决定初中毕业后读中专,这样可以提前参加工作,养家糊口。

  中专毕业那年,娘娘因为成绩优秀,顺利进入一所小学当老师,就在一切都开始好转的时候,有一天妈妈突然摔倒在地上,医生通知娘娘,她妈妈被查出得了肌肉萎缩。

  肌肉……萎缩……两个从来没有联系在一起的词,突然面目狰狞地携手出现在了她的面前。对于只剩下妈妈和女儿的家庭而言,肌肉萎缩就是绝症。

  娘娘刚从爸爸离世的阴影中走出来,妈妈又丧失了行动能力,终日躺在床上,因为疼痛而呻吟不止。

  娘娘说那时她的生活也很简单,凌晨三四点在病床前帮妈妈捏着胳膊和腿,早上7点赶往学校准备一天的工作,周而复始,已经察觉不到累了,剩下的只是习惯。

  过了好多年,我突然问娘娘:“那时每天帮妈妈按摩,你累吗?什么感觉?”她想了好久,第一次用有点儿自嘲又有点儿幸福的语气回答我:“爸爸还没有去世的时候,一直坐在轮椅上,他很自责不能带我去更远的地方,于是借了亲戚的钱给我买了一架钢琴,让我弹钢琴给他听。我练得很快,初中的时候就是钢琴十级了。后来爸爸走了,我也就很少弹钢琴了。后来妈妈病倒了,我帮妈妈按摩就当是在她身上弹钢琴,那可比小时候练钢琴轻松多了……哈哈。”

  她笑了起来,眼睛里闪着泪光。

  18岁的娘娘,白天上课,晚上照顾妈妈,没日没夜。她不知道人生的出口在哪里,但她不会忘记每天去感谢妈妈的医生,感谢帮自己照顾妈妈的护士。对她而言,生活已经到了谷底,不感恩的话,就真的看不到任何光明了。感恩,也是获取光明的方式啊。

  某一天,她曾经就读的中专突然通知她,说有一个可以保送湖南师范大学中文系就读的指标,全校一共推荐了五个优秀学生,希望她能参加湖南师范大学的面试。

  娘娘看了一下其余的四个推荐生,无论是工作还是家庭条件都比自己要好,她觉得自己不可能被选中,但她还是请了一天假,不是为了争取保送的机会,而是从来没有去过长沙,她想看一看省会城市是什么样子。

  去之前,她没有把面试大学的事情告诉妈妈。从爸爸去世的那天开始,她的人生中就没有了大学两个字,因为大学意味着要花更多的时间、要交更多的学费,对她这样环境中的女孩,这是一个太过遥远的梦。大学,并不是娘娘的梦想,只是幻想。梦想是可以去努力实现的,而幻想不是。

  妈妈的病一天比一天严重,入睡的时间一天比一天晚,很多时候妈妈睡着了,天已微微发亮,小憩半个小时,娘娘就要出发去单位工作。

  她没有想到自己得到了湖南师范大学第二轮的面试通知。母校只有两个人进入了复试名单,其他则是各个师专院校的佼佼者。

  娘娘想了想,自己买了火车票又一次来到了湖南师范大学,这一次,她很认真地端详了这里,她很想成功,却不敢做梦。她在文学院第二级的破石阶底下埋了一张字条,上面写着:我还会再来吗?

  只敢反问,不敢许愿。

  沅水流,湘水流,流到潭州橘洲头;

  愁悠悠,念悠悠,念到醒时方始休。

  越是接近光芒,越是提心吊胆。从一开始瞒着妈妈,到通过了第一次面试、第二次面试,第三次被通知去湖南师范大学,是放榜的时间。

  看着痛到晕厥的妈妈,娘娘想:如果,万一,真的,成功了,这一定是给妈妈最好的礼物。

  早上迎着晨光上路,到了学院,翻出那张记载着少女心思的字条,居然没那么紧张了。走到学院门口,已经来了好多人,有人捶胸顿足,有人喜极而泣。娘娘一个人,手里紧紧攥着那句反问的字条:我还会再来吗?

  然后她哭了。她看到了自己的名字,第二排第三个。

  原来,她真的还会来。

  回老家的路上,娘娘想了好多种方法要跟妈妈说这个好消息。刚到老家车站,她原本打算回家换一身干净衣服再去医院的,突然BP机接到了医院的传呼,她很紧张地回了电话。

  医生问:“你在哪儿?赶紧来医院,你妈妈不行了。”

  回忆起这一段,娘娘说当时自己整个人都像灵魂蒸发了一般,连车都来不及坐,一路狂奔,摔了几跤,赶到医院推开病房的门。

  妈妈已经走了。

  所有人都在等着她,她哭着走过去,握着妈妈的手,小声地对妈妈说:“我可以读大学了。”

  遗憾的是,妈妈听不到了。

  后来她又告诉自己,其实妈妈可以听到的。因为老人说,人离开的时候见不到亲近的人,灵魂是不会离开的。她相信妈妈听到了。离开医院前,她一一感谢了所有的医生和护士。读大学前两天,娘娘成了孤儿。

  眼前只有这一条路,娘娘义无反顾扎进了校园,从此开始了新的人生长跑。她觉得,不努力,怎么对得起所有的人,以及反转得彻底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