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一招识人术:被网络社交头像出卖的他们

作者:陈波 来源:《意林原创版·讲述》

  在网络社交平台上更换一张自己的头像,并不需要太长时间,然而这么一块指甲盖大小的方寸之地,却如实地传达出一个人的性格特征或是人们在此刻想要表达的一种情绪。

  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研究员用角色评估软件对66000名推特用户的个人资料进行了评估,并对434人進行了心理调查,发现头像与个人性格存在着某种联系,并总结出了社交网络的五种人格:“开放型”“神经质型”“认真负责型”“令人愉快型”“外向型”。

  这种“头像”喜好包括颜色、构图、形式(多人出镜或者单人出镜)、脸部展示以及表情等多个要素:

  开放型人格:这种人格对应的头像都具有一定的美感,图片的对比度、清晰度、饱和度高,模糊少。在颜色和表情方面,他们特别喜欢用黑白照片做头像,如果露脸的话表情通常表达的情绪相对比较极端,悲伤或者愤怒。

  神经质型人格:这种人格的用户头像构图简单,色彩单调。他们通常倾向于选择没有正脸的照片,一辆车、一栋建筑或一只宠物。如果露脸,温和一些的表情是他们的首选,被人称“传递负能量”是会使他们感到紧张的。

  认真负责型人格:这类用户的头像一般色度明亮、颜色多样。他们喜欢“有序、计划性以及自律”,通常会使用真实照片,全脸出镜,表情传达的情绪非常积极,是五大人格中情感表达最丰富的一类人。

  令人愉快型人格:这类人头像最突出的特点就是“糊”,通常图片分辨率较低(可能是太欢乐忘记聚焦),色彩比较丰富。

  外向型人格:此类用户的头像照片基本没审美可言,构图、对比度饱和度都很差,如果是真人照片往往有好几个人同时入镜,传递欢乐是他们的目的,不惜自毁形象。

  头像除了作为性格映射,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情感表达。人们更换头像的频率、采用头像的内容,以及得到的反馈都透露着一些信息,比如:

  换头像的频率是你生活的一种信号,从频率由低到高排列大致有以下三种类型:

  雷打不换型:这种用户从注册后便不再更换头像,通常使用“非自拍”或者有纪念意义的照片作为头像,试图传递一种非常沉稳(老干部)的气质。

  重大事件更换型:这种用户换头像的频率一般不会超过一年两回,比如,又长大了一岁,换个蛋糕头像开始新生活;分手了在双向拉黑的情况下,换掉曾经的情侣头像。

  吃饱没事儿一日三换型:这张图片好好笑,我一定要存下来赶紧换上;最近大家都在用魔兽角色头像,我也要用……没啥理由,就是想换。

  人们对于头像内容的挑选,本质上都在表达这玩意儿是我、这玩意儿我喜欢、我有趣、我高冷等情绪。列举如下:

  这玩意儿是我型:只留一个背影/半张脸/手/脚/其他部位的照片,酷不酷?有意境的街拍,美不美?技术日益精进的自拍照,来赞我。

  这玩意儿我喜欢型:男神和女神美照,恨不得向苍天再借500分贝来表达我的爱;萌娃、萌宠我的爱,比如滚滚、阿喵、阿汪、树懒、兔子、狐狸;可爱的植物我的爱,比如向日葵、多肉……

  我有趣型:表情包,比如琼瑶阿姨系列剧男女主角、金三胖和他的家人们、暴走漫画等;自己设计的图案,我厉害吧。

  我高冷型:纯色图案尤其是纯黑纯白,大写的性冷淡风;非中老年人却直接用自定义头像,迷恋一种质朴的仿古。

  最后,换头像除了出卖你的各种趣味,还有一个终极隐藏功能用来出卖别人——如果你发现平常不怎么聊天的人,你一换头像对方立马发现,那么这人应该是在暗恋你吧。毕竟,换头像又不会昭告天下,有消息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