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喷嚏是有人想你”的说法,至少三千年了

作者:张小羁 来源:《意林12+》

  直到今天中国人对于打喷嚏最常见的说法就是“一想二骂三念叨”,意思是打一声喷嚏是有人在想你,打两声喷嚏是有人在骂你,打三声就是有人在念叨。实际上,这个说法流传了数千年——最早可上溯至《诗经》,尤其是这个“一想”,把古人的浪漫情怀发挥到极致。

  《诗经·终风》是一首讲男女恋爱的诗歌,里面有一句“寤言不寐,愿言则嚏”,意思是说:“我想你想得睡不着,如果你也像我想你一样想我,那么我就要打喷嚏了”。看似难登大雅之堂的“打喷嚏”在这里堪比秋天的菠菜,寄托男女之间的相思之苦。

  喷嚏除了代表思念之外,还有可能代表被人在背后说闲话。宋代的洪迈在《容斋随笔》中记载过“今人喷嚏不止者,必噀唾祝云:‘有人说我。’妇人尤甚”。意思是在当时,如果有人不停地打喷嚏,这个人一定会一边吐口水,一边咒骂“有人竟然说我闲话!”女人尤其如此。可见打喷嚏是有人在背后说闲话的说法在宋代已经非常流行了。而在清人史襄哉编的《中华谚海》中也收有“打嚏有人说”的条目。

  还有说法认为,打喷嚏有吉祥的寓意。很多地方的人打完喷嚏都要说一句“长命百岁”,譬如中国古代北方民族,《燕北录》记载:“戎主太后喷嚏,近侍臣僚齐声呼‘治夔离’,犹汉人呼‘万岁’也。”清代梁章钜的《浪迹三谈》中说,这种风俗传到民间,凡小孩打喷嚏,“亦呼百岁及大吉以解之,则亦皆有所本也”。所以在很多地方如果是小孩子突然打了喷嚏,长辈就会一边抚摸他的脑袋,一边在嘴里念叨“岁岁平安,长命百岁”。

  今天我们可以理解由于古人医学上不发达,于是在“打喷嚏”身上负载了许多神秘。不过这种神秘在一两千年前信息基本隔绝的东方和西方世界竟不谋而合,看来人类脑洞尺度之大不分地域和种族。

  上文说到中国北方民族的臣民们在主子“打喷嚏”后要喊“万岁”,而在17世纪的法国,帝王打喷嚏后的礼仪更加规范化,并明文载入国家的《文明礼法仪规大全》中:当国王或首相在宫廷打喷嚏时,全体官员必须说“上帝保佑您”,然后全体后退半步摘下帽子弯腰行礼。

  世界各地其他的人们都赋予“打喷嚏”不同的寓意。新西兰的毛利人相信造物主就是用打喷嚏的方式把生命融入了第一个人;非洲南部的祖鲁人认为,打喷嚏是友善的精灵的赐福,当小孩打喷嚏的时候,大人们就喊:“快长大!”希望被喷嚏唤出来的友善的精灵能促使孩子快一点长高长大。古代希伯来人也认为,打喷嚏是一件幸事,这意味着生命的存在,因为死人是不会打喷嚏的。

  为什么打喷嚏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都在它身上大做文章呢?想来想去可能是因为喷嚏作为生理现象有诸多不可思议的因素,比如它不可扼制,而且气量惊人,科学检测发现,喷嚏作为空气涌出,时速高达一百英里以上,而打完喷嚏如药效般神情又目明。大概是这些在当时无法解释的神奇因素让人们对它青睐有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