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高考押题:PM2.5等的汉化之争

作者:刘京平 来源:《意林·作文素材》

  【名师押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PM2.5”一词,最早是美国于1997年公布的。“PM”,英文全称为“particulate matter(颗粒物)”。科学家用“PM2.5”表示每立方米空气中颗粒物的含量,这个值越高,就代表空气污染越严重。

  近几年,随着我国雾霾天气的增多,大气环境质量越来越受到国人的关注。“PM2.5”作为一个英文字母词,频繁地出现在各种中文语境当中,引起了有关部门的关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于2013年3月11日召开“PM2.5”中文名审定会议,将“PM2.5”正式定名为“细颗粒物”,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进行了公布。遗憾的是,“细颗粒物”这一中文名称目前还没有得到普及,新闻媒体还在大量使用“PM2.5”,其汉化之路也许还很漫长。

  有人说,汉语言的纯洁性不容侵犯;也有人说,汉语言的发展向来注重兼容并包;还有人说……你对以“PM2.5”为代表的英文字母词在汉语中的应用有何思考?

  请据此写一篇文章。要求:(1)必须写议论文;(2)题目自拟;(3)立意自定;(4)不少于800字;(5)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押题理由】

  高考作文命题最显著的趋势,就是越来越关注考生的生活感受、思想观念和思维品质。在全球化浪潮一浪高过一浪的今天,不断涌现的洋品牌、洋节日、洋制度、洋文化、洋观念、洋生活方式等,也闯进了中学生的生活,并不可避免地与我们的传统文化发生程度不同的碰撞。如何看待这些洋事物,如何处理这些洋问题,考量着我们的眼光、思想、智慧和情怀。以此类材料设置作文考题,考生人人心中皆有,个个笔下全无。本命题既符合命题直面考生生活的现实性要求,又有较好的逃逸性,可以轻松突破考生的宿构和抄袭。

  【命题解析】

  材料以“PM2.5”的前世今生及其在汉语中的运用情况为例,勾勒了以“PM2.5”为代表的英文字母词在汉语中的应用现象,并罗列了几种流行的观点。

  本题要求考生针对外来字母词的运用和汉化现象,发表见解和主张。考生既可在材料罗列的观点中任选一种作为立意,如“汉语言的纯洁性不容侵犯”“汉语言的发展应兼容并包”,也可独树一帜,亮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但无论选择哪一种立意,无论赞成还是反对,都应该在更加开阔、更为久远的时空背景下,将此类现象与古今中外各种语言发展规律结合起来,将此类现象与语言的运用和演变规律结合起来。

  【雷区警示】

  审题时切忌被“PM2.5”一叶障目,无视语言发展的泰山。写作时切忌无视命题要求,大谈环境保护问题。

  突围角度一:相信汉语的表达智慧

  【名师支招】

  文明古国的语言之中,唯有汉语硕果仅存;世界通行的语言之中,汉语发展势头强劲。中华文明数千年浩浩荡荡从未间断,汉语功莫大焉;数千年间,层出不穷的新生事物以及不断涌现的外来事物,汉语全都凭借自己旺盛的创造力,一一予以准确表达。为什么世界上那么多语言都在历史上昙花一现?汉语为什么能够生生不息枝繁叶茂?汉语为什么能够海纳百川博大精深?这样从历史的、发展的、比较的眼光去思考,就能得出让人醍醐灌顶、豁然开朗的结论:汉语有足够的表达智慧。

  【佳作展示】

  兼容并包添活力

  □江西省宜春中学高三(14)班廖 沁

  只要略有常识的中国人,听到PM2.5、NBA、OTC等字母词的时候,应该都能基本理解。但要是说起“细颗粒物”“美国职业男子篮球联赛”“不需医生开处方即可自行购买并服用”,也许就不一定能立马反应过来。也许会觉着有点儿陌生,有点模糊,或者,干脆觉得啰唆,拗口,麻烦。

  前者是外来的字母词,后者是正宗的汉语:到底哪个好?

  作为中国人,说中文,写汉字,崇尚汉语,这非常正常。但如果因此就跟区区几个外来字母词过不去,视区区几个外来字母词为洪水猛兽,这就太小瞧我们汉语的实力了。

  古往今来,汉语正是以其博大的胸怀兼容并包,为自己赢得了旺盛的生命力,为自己赢得了巨大的发展空间,也为汉语走向国际舞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不妨回顾一下。当年秦始皇一统六国后,颁布了律令“书同文”,统一用小篆。后来秦始皇倒了,可小篆还在。到了汉朝,出现了隶书。再后来,又有了突兀文、草原字。新中国成立以后,汉语还在朝前发展。也就是说,汉语从最初画画一般的甲骨文,到后来的小篆、金文、楷书、行书、草书,到现在的简化汉字,无不是兼容并包、与时俱进的结果。

  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为什么只有我们的汉语千秋万代?

  试想一下:倘若汉语不能兼容并包,倘若汉语一次次拒绝外来词语,汉语还能满足人们的表达、交流和记录的需求吗?如果那样,汉语还能活到今天吗?

  改革开放以来,外来事物大量涌入,新生事物层出不穷。指望汉语在一夜之间,全部将这些新东西一步到位,全部消化成妇孺皆知的汉字,是不是有点蛮不讲理?

  比如取自英文L i g h t Amplification by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的各单词头一个字母组成的缩写词“LASER”,最早也是作为字母词,直接插在汉语中使用的。后来音译为“镭射”“莱塞”。最后才在时光的筛选中、在实践的运用中,定型为“激光”。所以,外来词语的汉化有一个过程。汉语既然有能力将外来字母词搞定成“咖啡”“葡萄”“出租车”,也就一定有能力搞定“PM2.5”“NBA”“OTC”。

  再说,将外来词语直接放进本语言临时使用的,也不单是我们汉语。前不久,不是有媒体爆料说《牛津大辞典》已经将汉语拼音“dama”“tuhao”作为英文单词予以收录吗?

  《论语》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于!”而我要说:“有字自他国来,不亦乐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