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给耶鲁捐千万,潘石屹为何“不爱国”

作者:汤嘉琛 来源:《意林·作文素材》

  【适用话题】慈善争议 道德绑架经历与观念 民族主义与全球意识

  慈善文化较为成熟的美国,正成为一些中国富人选择行善对象时的优选项。不同于“首善”陈光标的闹剧,地产大亨潘石屹与张欣夫妇在美国撒下的可是真金白银——继今年7月与哈佛大学签订了金额为1500万美元的“SOHO中国助学金”协议之后,潘石屹2014年10月29日又与耶鲁大学签订了1000万美元的助学金协议。

  潘氏夫妇赴美助学的行为,毫无悬念地在网络上引发激辩。但一个有趣的现象是,一些“大V”反而对潘氏夫妇的选择给予了更多的理解。广东卫视主持人@李佳佳Audrey通过微博声援潘石屹,“多打开一扇门,有何不可?人家帮本科,你说为什么不帮研究生?帮了研究生,你要不要说还有中学小学?说最容易,行动很难。”原搜狐公司副总裁@刘春也发布微博支持潘石屹:“他帮的是中国贫困家庭的优秀学子上世界上最好的大学,这样的好事你都批判”。

  如果细究那些热衷慈善者的人生故事,不难找到一些“伏笔”。比如潘石屹对甘肃、青海等地农村教育的关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是在甘肃天水农村长大的“放羊娃”。不过,在与哈佛设立助学金这件事上,起更关键作用的是潘石屹的老婆张欣。“张欣当年也是一位受人慷慨捐助的幸运儿。”受助留学的经历,改变了张欣的人生轨迹,也改变了她对教育和慈善的观念。“如果没有资助留学,就没有当年的胡适。如果没有给贫困学生的资助,以后的胡适就只能来自“富二代”。我们的助学金就是要改变这一现象,让更多贫困学生接受最好的教育。”

  “只要是捐款,捐给谁都好。比尔·盖茨也捐款给中国人,没见美国人在后面说三道四。”网友这句话,发人深省。或许,等哪一天中国人不再对潘石屹们做道德绑架的时候,中国慈善才真正算成熟。

  【素材分析】的确,看着自己的同胞把钱捐给了外国的学校,是会不解,有争议在所难免,不过强烈的反对只会落得道德绑架的罪名。对于潘石屹的捐助,我们不妨学学那些“大V”,且用平常心看待——多一份理解,少一份抱怨。

  跟帖

  无海边钓鱼儿:按说公益事业无国界,潘石屹以基金会名誉捐钱给谁都无可厚非,但话说钱要用到刀刃上,对冠誉全球的哈佛大学来说,应该是不缺潘总这份钱的,而世界其他地方如非洲等别说教育了,好多地方人们基本的生活问题都没解决,潘总怎么没考虑资助?再者,据媒体报道能去哈佛上学的中国学生,家庭年收入6.5万元以下的在极少数,潘总这个项目是不是本身就是个伪命题?

  小舟大航:先讲两个事实:如果没有1917年的洛克菲勒基金会,就不会有今天的北京协和医科大学;如果没有1910年美国、英国等5国教会的资助,就不会有如今的华西医科。假如我们抛开历史背景,只说后果和影响的话,善举是不分国籍和时代的。

  没蜡笔的小新:捐款与否,捐给谁,这根本就是捐款者个人的选择,网友完全没有质疑他人的立场。为何总有那么多人爱把各类事物都上升到国家的角度,爱贴标签,难道这样能显得自己有文化?捐款属个人行为,捐款人选择捐赠国外高校本无可厚非。在声讨之余,反思国内高校为何没有吸引到捐款才是正题。

  北京市政协委员任志强:此事应上央视头条,并让各大官方媒体广泛宣传,广而告之,让所有的中国人都知道。一些短视者的质疑和攻击,实际上伤害了需要帮助的人。